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454章 诗史岳飞(第3页)

 蒲松龄:秦桧对岳飞妻子儿女的处置狠辣,好在最后平冤得雪。

 岳飞被害后,秦桧将其妻子李娃与子女们流放到岭南这一蛮荒之地。

 李娃带着岳霖、岳震、岳霆三个儿子,以及岳飞与前妻刘氏所生的岳雷,在艰难的旅途中饱尝辛酸。

 岭南地区环境恶劣,生活条件极为艰苦。

 他们只能住在破旧的房屋中,忍受着寒风瑟瑟的冬天和蚊虫叮咬的夏天。

 为了换取微薄的口粮,一家人不得不辛苦劳作。

 地方官对他们严密监视,按月上报人口存亡情况,他们毫无自由可言。

 岳雷在流放途中,因父兄相继被害,心中悲愤交加。

 又加上生活的困苦与折磨,最终含恨而死。

 岳霖、岳震、岳霆虽在母亲李娃的庇护下艰难生存,但也历经无数磨难。

 岳飞的大女儿岳安娘因已出嫁,未受牵连。

 而小女儿岳银瓶,

在得知父兄被害后,四处奔走为父鸣冤,却屡屡碰壁。

 在绝望之下,年仅十三岁的她怀抱银瓶投井自尽,以死明志。

 二十年后,宋孝宗即位,为岳飞平反昭雪。

 此时,岳飞的妻子和儿女终于迎来了曙光。

 李娃被封为正德夫人,后又加封许多称号。

 她带领着三个儿子北归,结束了长达二十年的流放生活。

 岳霖、岳震、岳霆也都被授予官职。

 岳霖凭借自身才能和宋朝对岳飞冤案的愧疚补偿,官至兵部侍郎。

 他还与儿子岳珂共同努力,搜集整理岳飞遗文、事迹。

 岳震、岳霆也在朝廷中担任官职,为国家继续贡献力量。

 岳安娘的丈夫高祚也因岳飞平反受到特别待遇,特补承信郎。

 岳银瓶虽已离世,但她的刚烈与忠义被后人传颂。

 在岳王庙旁设有孝娥祠,在岳飞故居也设有孝娥祠,以纪念这位孝女、烈女。

 岳飞的家人在经历了漫长的苦难后,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回报,民族英雄岳飞也得以安息。

 “当地百姓得知后请求岳飞留下,但岳飞有圣旨在手不得不从。”

 “见民众多痛苦流涕,于是等待五天与跟随他一同南迁的百姓共同南下,并奏请以汉水上游的六个州府安置这些愿意南迁的百姓。”

 “岳飞回朝之后,之前所收复的失地再归金人之手。”

 “于是岳飞向宋高宗请求解除自己的兵权,但未得允许。”

 “绍兴十一年,岳飞得知金军分兵过淮河南侵,宋高宗连写十七封信命岳飞率兵增援。”

 “时岳飞正患风寒,他以病体出征,得到宋高宗赞赏。”

 “听闻岳飞率军而来,金兵一一逃散。”

 “时宋金和议已签订,秦桧与宋高宗密谋解除岳飞、韩世忠、张俊三位大臣的兵权。”

 “张俊得知韩世忠不听从秦桧,于是想要伙同岳飞瓜分韩世忠的军队,但岳飞不肯。”

 “加之在庐州一战时,张俊因不敢应战而未立战功,对有战功的岳飞心中有所妒。”

 “张俊的想法被逢韩世忠的军吏景著传给了总领胡纺,胡纺则上奏朝廷。”

 “秦桧得知后,将景著下狱,准备用他诬陷韩世忠,岳飞写信劝告韩世忠面见高宗来表明自己。”

 “张俊对岳飞更为不满,于是散布谣言说岳飞倡议放弃山阳,并且秘密地把岳飞给韩世忠写信这件事告诉秦桧,秦桧极为恼怒。”

 “岳飞多处在政见上与秦桧对立,秦桧认为岳飞不死,会阻碍自己和议,因此图谋杀死岳飞。”

 “于是,秦桧指使建议大夫万俟卨、御史何铸、侍御史罗汝楫等人接连弹劾岳飞,诬陷他停兵不前,欲意放弃山阳。”

 “岳飞自请免职,但秦桧等人仍心中不满,于是再次设计构陷岳飞。”

 “秦桧指使张俊诬告岳飞手下张宪谋反,岳飞、岳云父子因此被捕入狱。”

 “起初,何铸审理此案,查无实据认为岳飞无罪,秦桧又该让陷害过岳飞的万俟卨继续审理。”

 “岳飞被关押两个月始终未能认罪,万俟卨又指使孙革、元龟年等人作伪证,构陷岳飞前往楚州时违抗旨意。”

 “绍兴十一年岳飞死于狱中,其子岳云被斩首于闹市,岳飞家产被抄没,家人则迁往岭南。”

 “岳飞死后,其幕僚于鹏等六人也受牵连获罪。”

 “曾为岳飞一案上书进言的大理寺丞等人都接连被弹劾,而参与构陷岳飞的人则被提拔。”

 “秦桧死后,朝廷欲恢复岳飞官职,但当时朝廷正与金人讲和,因而此事未成。”

 “至宋孝宗时期,诏令恢复岳飞官职,以相应的礼仪改葬于杭州栖霞岭。”

 “并在鄂州为岳飞建立祠庙,称忠烈庙。”

 陆游:岳飞之死的影响极为深远。

 岳飞被害后,天下百姓无不感到冤屈。

 杀岳飞……子云及张宪杀于都市,天下冤之,闻者流涕。

 飞父子与宪俱死,天下冤之。

 飞死于狱中,枭其首,市人闻之,凄怆有堕泪者。

 侯中毒而卒,葬于临安菜园内,天下闻者无不垂涕,下至三尺之童皆怨秦桧。

 秦会之杀岳飞于临安狱中,都人皆涕泣。

 百姓们对岳飞的遭遇痛心疾首,对秦桧等奸臣恨之入骨。

 这种民怨不仅体现了岳飞在百姓心中的崇高地位,也反映了南宋朝廷的黑暗与不公。

 岳飞之死,使南宋失去了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极大地削弱了南宋的军事实力。

 岳家军在岳飞的带领下,军纪严明,所过之处秋毫无犯,深受百姓拥护。

 岳飞被害后,岳家军军心涣散,南宋的军事防线出现了巨大的漏洞。

 同时,岳飞之死也让其他主战派将领寒心。

 如韩世忠等

虽未被害死,但也不敢再积极主战。

 南宋朝廷主和派占据上风,与金国签订了屈辱的和议,割地赔款,使南宋的国力进一步衰退。

 此后,南宋在面对金国的威胁时。

 再也没有了像岳飞这样的将领能够力挽狂澜,为南宋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岳飞之死是千古奇冤,他一心报国,却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

 岳飞的冤屈不仅在于他没有谋反之心却被诬陷,更在于他的忠诚和爱国精神被南宋朝廷所辜负。

 岳飞的死,是王朝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也是南宋朝廷腐败无能的象征。

 他的冤屈历经千年,依然被后人铭记。

 岳飞的故事成为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段悲壮篇章,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正义和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