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难熬(第3页)

 闫天泽真想问只今年冬日这般夸张吗?

 他还以为只是他刚穿过来,还不适应这大历朝的天气,才这般水土不服,适应不了,需得个过程。

 但又怕一问露了馅,毕竟他相较于朱燚在玉都府城待的时间更长。

 闫天泽只能顺着朱燚道:“也不知今年怎的,你看看还有哪个没有手脚长疮,就连你也不得幸免。”

 朱燚伸出手看了看,被风这么一吹,快如闪闪电般缩回袖子里。

 “也是,自幼时起,我就没有长疮了,真是稀奇。”

 朱燚口气倒是有怀念之意。

 至于怀念谁,闫天泽并不愿打探人的隐私。

 “唉~再这般降温下去,怕是会有不少人死在这冬日!”

 朱燚突然的感慨,闫天泽顺着对方的话,想着那场面,心里也不好受。

 突然,他的脑子里像是闪过一道光,片段在脑中闪回。

 他说呢,天气这般恶劣,原书中怎么没有提起,原是提起过,只是被一笔带过了。

 当时原书大篇幅描写孤独良错失知府之位是如何的震怒,安宁和独孤逸是如何的小心谨慎。

 是有提过,府城里木炭难寻,一炭百文的场景,持续时间还挺长的,到年前,这哄抬炭价的才被压了下去。

 不过笔墨甚少,只知新知府提前到任,由他同玉都府城商会一起的。

 主要体现新知府的魄力,知道并非好惹之人。

 原书以安宁视角写的这段,安宁又长居后院,自然没有多少笔墨描写。

 闫天泽现在知道这一小段,看来还是得先多屯点过冬的炭,毕竟到年前还有段时间,府里内外可不能乱。

 “依现今来看,温度只降不升,我得同书墨说声,让府里多采买些过冬的木炭,还有我岳家也提醒声。”

 “朱兄府里也可以多备些,有备无患!”

 对于闫天泽这猜想,朱燚虽是觉着兴师动众,不够再买便成,但是囤着也没坏处,便让安山和书墨一起回府里说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