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所为何来
众人浩浩荡荡,出了门也不避讳,有专人在前面开道,手提铜锣,一边敲,一边广而告之,声称捉住了刺杀夏国使者的贼人,此人破坏两国关系,罪大恶极,即刻解送刑部严惩。
从西城敲到北城,等于是绕了半个城市。
如此大张旗鼓地宣传,方选相信很快就会传到越国使者耳朵里。
到达改为刑部的司寇府以后,方选和丁猛打个招呼,找了间牢房,把卫让关了进去。
“此人武艺高强,得戴上重枷才行。”方选一本正经地下令。
做戏做全套,除了方选自己,不能轻易让其他人知道内情,所以必须将卫让真的下狱。
之后回吏部例行检查,见杨克、范齐、周玺三人为首,又吸收了原先司徒府的人员,已经完成整个衙门的构建。
下一步就是梳理朝中以及地方官员,包括姓名、背景,工作能力,最后还得将食邑制改为俸禄制。
所谓的食邑,是分封制的产物。诸侯分到不同数量的食邑,也就是所谓的封邑。诸侯对封邑有行政和财政权,自行给下辖的官吏发工资。
也就是说,天子和官员是没有直接雇佣关系的。
俸禄则是郡县制的产物,地方官员都由天子任命,行政权和财政权都归中央,官吏的工资由中央统一发放。
如此一来,各地官吏的管理权就朝廷手中,大大加强中央集权。
总体而言,郡县制比分封制要先进,但二者也并非瞬间就完成交替,整个转换过程经历了很长的历史阶段。
而现在的大西国,就处于转换的中间状态,所以同时存在两种制度,且此时的郡县制还是初级阶段,并不成熟。
早期建国时,获得分封的诸侯不少。但随着历代国君的改革和历史演变,最终全国只剩下北海和泾阳两郡还保留完全体的分封状态,其余地区都已经是郡县制。
但此时的郡县制并不成熟,依旧保留着大量封建残余,导致管理上十分混乱。朝中有不少贵族,虽然不像刘闵和刘铎那样列土封疆,却都有数千到上万石不等的食邑,过去为了节约行政成本,一般都是划一块地方,让他们自己去收税。
这就导致这些贵族即便没有名义上的封地,却也可以靠着自己的影响力私自任命官员,在地方行使行政和收税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