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公孙瓒:白马将军,沉浮乱世(第2页)
中平五年(公元 188 年),风云突变,渔阳张纯勾结乌桓丘力居悍然发动叛乱,叛军如汹涌潮水,聚众十万之巨,一路破关斩将,连破诸多郡县,所到之处生灵涂炭、火光冲天,朝堂之上一片哗然,汉室江山摇摇欲坠。公孙瓒临危受命,率“白马义从”如白色闪电般奔赴战场,在石门山与叛军狭路相逢。战场之上,“白马义从”列阵整齐,白马嘶鸣,蹄声恰似战鼓擂动,震撼心扉。公孙瓒身披白色披风,屹立阵前,威风凛凛,仿若战神下凡,手中长枪遥指敌军,一声令下,利箭仿若暴雨倾盆,射向叛军阵营。刹那间,敌军阵脚大乱,“白马义从”顺势发起冲锋,长枪如林,寒光闪烁,所过之处叛军血肉横飞、哭爹喊娘。一番激战,斩杀叛军数千人,丘力居见势不妙,狼狈逃窜,叛乱之势得以暂且遏制。经此一役,“白马义从”威名远扬,传颂大江南北,成为北疆坚不可摧、令敌望而生畏的白色防线,公孙瓒也凭借这支奇兵,如璀璨新星在东汉末年军事舞台上冉冉升起,熠熠生辉,吸引无数目光,引得豪杰志士纷纷侧目。
初平元年(公元 190 年),天下仿若一锅煮沸的热粥,混乱不堪,董卓专权,倒行逆施,汉室威严扫地,如风中残烛。各地诸侯义愤填膺,纷纷举兵而起,组成联军讨伐董卓,然此时的东汉王朝已然病入膏肓,地方势力趁此良机,挣脱中央束缚,割据混战,开启一场血雨腥风的权力角逐盛宴。公孙瓒在北疆根基稳固、羽翼渐丰后,将贪婪且炽热的目光投向富饶广袤的冀州,那片土地沃野千里、人口稠密、粮草丰足,恰似一块散发着致命诱惑的肥肉,引得各路诸侯垂涎欲滴。而袁绍,凭借家族四世三公积攒下的深厚威望、人脉与财富,在河北大地广纳贤才、散尽金银招募兵马,同样对冀州这块宝地志在必得,二人恰似两虎共伺一羊,冲突一触即发。
界桥之战,无疑成为决定二人命运走向的关键转折点,宛如命运天平上那沉重且具有决定性的砝码。初平二年(公元 191 年),公孙瓒踌躇满志,亲率两万步骑精锐,浩浩荡荡南下,大军所过之处,烟尘滚滚,遮天蔽日,势要将冀州纳入囊中。袁绍亦非等闲之辈,派遣麾下大将麴义率八百先登死士与数千弩兵,提前在界桥严阵以待。界桥之地,地势开阔,河流纵横,是天然的战场。公孙瓒遥见敌军数量稀少,心中顿生轻蔑之意,嘴角泛起一丝自信冷笑,旋即大手一挥,命“白马义从”发起冲锋。只见“白马义从”如汹涌白色浪潮,马蹄声震得大地颤抖,向着敌军席卷而去。麴义见状,不慌不忙,沉稳下令士兵伏于盾牌之后,层层叠叠,宛如钢铁刺猬,密不透风。待“白马义从”如离弦之箭冲到近前,距离仅有咫尺之时,麴义猛地一声暴喝,千弩齐发,弩箭仿若飞蝗过境,呼啸着射向“白马义从”。刹那间,白色浪潮被这致命箭雨冲击得七零八落,人仰马翻,冲锋阵型瞬间瓦解,惨叫、哀号交织一片。麴义趁此时机,率先登死士如出鞘利刃,手持利刃、盾牌,高呼口号,冲入敌阵,展开近身肉搏。公孙瓒大军见“白马义从”受挫,军心大乱,原本整齐有序的阵脚此刻混乱不堪,士兵们面露惊恐,纷纷败退。公孙瓒虽竭力嘶吼,妄图稳住军心,自身更是奋勇拼杀,长枪舞得风雨不透,可兵败如山倒,终是无力回天,只能率残兵败将,满脸不甘与落寞,撤回幽州老巢。
此战败后,公孙瓒元气大伤,犹如一头受伤的雄狮,蛰伏舔舐伤口,可心中壮志未灭,仍妄图东山再起。退回幽州后,他凭借往昔威名与残存实力,继续开疆拓土,接连攻占青州、兖州部分郡县,一时间势力范围广袤无垠,麾下军队号称数十万之众,声势浩大。在辖地治理上,公孙瓒采取强硬军事管制手段,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倾斜于军队建设,大兴土木修筑坚固城池,深挖堑壕、高筑城墙,囤积如山粮草、精良兵器,妄图打造铜墙铁壁;同时,为保障后勤根基,亦鼓励农耕,颁布政令招募流民开垦荒地,轻徭薄赋,使得境内农业生产稍有起色。然而,在用人之道上,他性格中的致命缺陷却逐渐暴露无遗,刚愎自用、独断专行,麾下谋士将领进献良策,他多是充耳不闻,固执己见,以自我意志为尊。诸多贤才志士,本怀壮志投奔麾下,欲展宏图,却因不受重用、屡遭打压,心灰意冷之下纷纷离去,另谋高就,赵云便是其中典型,他本慕公孙瓒威名而来,却见内部倾轧、赏罚不公,毅然转身投奔刘备,这无疑为公孙瓒日后的败亡埋下了一颗颗致命的暗雷。
小主,这个章
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公孙瓒性格恰似一幅复杂多面、色彩斑斓却又充满矛盾冲突的拼图,每一面皆映照出不同的人生境遇与命运轨迹。其勇猛果敢,无疑是战场上最为耀眼的标签,每逢战事,跨马横枪,冲锋在前,无惧刀光剑影、箭矢如雨,凭借无畏胆略与精湛武艺,屡次以弱胜强,书写一段段传奇战事,堪称当世猛将楷模,“白马将军”之名便是对其英勇的最佳赞誉。然而,这份勇猛之下,却深藏着刚愎自用的致命顽疾,恰似美玉暗藏瑕疵,在决策关键之时,无论谋士智囊如何苦口婆心、据理力争,剖析利弊得失,只要他心中主意既定,便如顽石般油盐不进,九头牛亦拉不回来,任谁也无法动摇其决心。界桥之战前,部将们眼观敌军布阵蹊跷,心怀忧虑,纷纷劝谏公孙瓒谨防敌军暗藏诡计,不可贸然驱使“白马义从”冲锋,宜先派小股部队试探虚实。可公孙瓒自恃兵强马壮,对麾下“白马义从”战斗力盲目自信,对劝谏之言嗤之以鼻,视作耳旁风,最终一头撞进敌军精心设下的陷阱,落得个大败而归的凄惨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