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质 作品

第13章 戏腔歌曲

 对于秦子君的建议,沈歌自然有所考量,他是以弘扬传统文化为目的,流量肯定是越大越好,用什么样的方式他心中有了想法,当然不会是什么乱整活的恶俗。

 戏曲界有句话叫“宁穿破,不穿错”,说的就是戏曲这一行行头的基本使用规则,穿破点只是影响舞台效果,但如果穿错了戏服,可是会惹人耻笑的;甚至喝倒彩都是轻的,有脾气大的主一言不合就往戏台上扔茶杯砸你都没毛病。

 所以沈歌想到了一个词“戏腔歌曲”。

 戏腔歌曲很容易理解,就是戏曲演员的唱腔,来演唱歌曲的一种形式。

 如果从大的方面来说,如京剧所用的湖广音、中州韵,还有韵脚排列而成的十三辙,昆曲所用的苏白,以及戏曲演员的工尺谱,这些都属于戏曲演员唱腔的规范。

 小一点来说,那就是生、旦、净、末、丑这些行当的唱腔了,如四大名旦:梅、尚、程、荀,和四大须生:余、言、高、马的唱腔特点。

 旦角用假嗓,老生用本嗓,而小生则是大小嗓结合的龙虎音。

 而现如今网上火一点的戏腔歌曲里基本上都是模仿的旦角唱腔,因为和京剧其他行当相比,用假嗓的旦角唱腔更加容易让不懂行的人分辨出来。而且旦角的声音多数音色明亮,婉转悠扬,非常的有穿透力,让人一听便惊艳无比。

 也正因如此,不管一首歌唱得好与不好,如果副歌部分含有戏腔这一元素,无形中就有了加分项。一方面符合热爱传统文化的特点,一方面又区别于热门的rap歌曲,这也是隔一段时间就会有这样的“戏腔歌曲”爆火的原因。

 沈歌找来网上的一些戏腔歌曲来听,发现它们的副歌戏腔部分基本上都只是套了层皮而已,不懂行的人一听就认为是戏腔,可他一听,就知道演唱者只是在用技巧来模拟旦角的声音而已,只能说似,但不是。

 或许应该称之为假声或美声。

 甚至有的歌曲中,戏腔部分的声音已经出现了嘶哑,倘若再高一点,妥妥的唱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