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质 作品

第45章 一曲梁祝(第2页)

 就像教他二胡的老瞎子,你说他的二胡能有几级?

 实际上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能够感染路人,让人心生怜意主动掏出钱来。

 一边思索着,沈歌一边缓缓拉动琴弓。

 霎时间,一阵悠扬轻快的琴音流淌而出。

 与《赛马》的轻松欢快不同,这段旋律婉转绕梁,听起来十分轻柔,一幅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故事场面,仿佛在众人的面前徐徐展开,《梁祝》的传说,就这样开始了。

 面前几位大爷都露出享受的表情,这琴声沿着琴弦流淌出来,婉转悠扬,没有任何杂音,而且和《二泉映月》相比,这首曲子完全就是一首优美典雅的诗。

 沈歌完全沉浸其中。

 当一幅古老的爱情传说画卷徐徐展开,他们的故事也在这一刻,开始进入了下一个章节。

 手中二胡的节奏开始变化,琴弓的速度更加的短促明快,和刚才仿佛在说“话说,在东晋时期的上虞县,有一女子名为祝英台”的缓缓讲述相比,此刻的氛围更加的活泼,这是两人相识相知,同窗求学三年的幸福时光。

 “这首曲子,确实好听。”

 “也没有《二泉映月》那么悲伤了。”

 两位大爷将自己的声音压得十分的低,若是把这美好的场景打破,估计身旁的这几位老伙计不会放过他们俩。

 与此同时,二胡声也渐渐吸引了公园里的一些人驻足欣赏,他们天天来这里锻炼,知道这里有一群老头子喜欢在这个地方练乐器,可这么好听的曲子还是第一次听,都忍不住停下来,静静聆听。

 他们这些人中不乏有艺术学院退休的老师,有人听出来了沈歌此刻拉的曲子正是《梁祝》。

 对于周围渐渐聚拢的人群沈歌一无所知,戴着墨镜的他仿佛看不到外界的一切。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如今的他沉浸其中,心无旁骛,这是最佳的状态。无论是戏曲的表演还是乐器的演奏,出戏入戏是对表演者重要的要求。

 一段轻松欢快的节奏之后,情绪再变,似乎也进入到了二胡最“舒适”的曲段,沈歌的手指上下翻飞,仿若蝴蝶穿花般灵动自如,二胡的曲调断断续续,充斥着一股难以言说的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