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沧溟先生
一枚枚细小的矿石静静地躺在盒子中,有些表面平滑精致,有的质地温润如玉,有的粗糙嶙峋,形态各异,但在头顶灯光的照射下,无一不散发着令人心动的颜色。
每一块矿石的下面都贴有标签:赤铁矿、褐铁矿、辰砂、雌黄、孔雀石、蓝铜矿、石墨......
都是市面上常见的矿物颜料,但这些矿石所蕴含的价值,不言而喻。慕容复每次都是找许久才能给他一两块矿石而已,孔雀石、青金石,仇庆年大师一出手就直接赠予他这么多的矿石作礼物,真是大手笔!
尤其是,在这些矿石的最后面,绵软的海绵垫上还躺着一块似矿石又非矿石的颜料——砗磲!
这枚砗磲整体呈乳白色,表面也不像其他矿石那般粗糙,温润如玉,散发着明媚的光泽。
这传承千年的贝类,是佛教七宝之首,同时也是历朝历代帝王将相最喜爱的把玩之物,正是因为近代过度捕捞,才让它成为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价无市,有钱都没地方买,所以砗磲又被称为“牢底坐穿贝”。
自从慕容复答应帮他寻找矿石后,这么久了可是连砗磲的一点消息都没有,当时沈歌就觉得他这想法太刑了,“牢底坐穿贝”岂非浪得虚名,要找一点何其困难,更别说到时候绘制《千里江山图》的话,需要的砗磲颜料肯定不会少,就像眼前仇庆年大师送给他的这枚砗磲,肯定是不够用的。
“仇老师,其他的我可以收下,不过这砗磲太贵重了,我不能要。”
沈歌开口对他说道。
“送给你你就收下吧,这些东西说是贵重,但在对的人手里,才能发挥他最大的价值,”仇庆年笑呵呵地说道,“如果把这个砗磲给一个厨师,人家都还嫌弃呢,它再怎么珍贵都做不出来一锅鲜美的肉汤,只有在颜料师、珠宝师的手中,它才有属于它的价值。”
“你不是打算绘制《千里江山图》嘛,它对你而言,有大用!”
仇庆年脸上的笑意未减,他语重心长地拍了拍沈歌的肩膀,“未来的颜料传承,就全靠你们这些小家伙了,这些矿石都是我当老师的一片心意,你就收下吧。”
说完,他又补充道:“这枚砗磲送给你,说不定,未来几年在我没入土的时候,还能见到书画界有一颗璀璨的新星冉冉升起呢。到时候别人问起来,你的画是用什么画的,你还能帮我宣传宣传我们的国画颜料。”
“好,仇老师,既然这样的话,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沈歌再次拱手感谢道。
随后他把存放矿石的盒子锁扣扣了起来。
“江秋,我问你,你知不知道砗磲为什么叫‘砗磲’?”
仇庆年忽然开口朝一旁正在制作颜料的江秋问道。
“不知道。”
江秋老老实实地摇摇头。
他只知道砗磲的名称和来历,但并不知道砗磲名字的由来,毕竟和赭石、雄黄、雌黄这些颜料相比,砗磲实在是太少了,平时他也没怎么接触过,自然对其了解不深。
仇庆年转而看向沈歌,“沈歌你知不知道?”
这是要考察他们对颜料知识的掌握了。
沈歌心中暗道。
不过之前他在查找《千里江山图》相关的内容时,专门了解过砗磲,正好知道砗磲名字的由来。
沈歌点点头,开口说道:“砗磲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汉代,因为它的表面有一道道放射状的沟槽,样子很像古代车辙,所以得名‘车渠’。”
“古籍中有记载,‘魏武帝以车渠石为酒杯’,在建安二十一年,曹丕、曹植宴请宾客,席间和建安七子中的王粲、陈琳几人分别对宝器车渠椀作赋,也就是著名的同题赋《车渠椀赋》。”
“后来因为它坚硬如石,就又在车渠旁加上石字,成为了现在的‘砗磲’。”
“不错。”
仇庆年满意地点点头,“你对颜料的了解挺深。”
“因为要绘制《千里江山图》,所以专门去查了资料,刚好看到过砗磲的相关信息。”
沈歌解释道。
“嗯,”仇庆年说道,“《千里江山图》中渔夫所穿白衫,就是用砗磲所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