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国国士 作品

第132章 宇宙能量之为我消灾(第2页)

 不过之后,当人们茶前饭后说起身边的一些从艺之人或者艺术爱好者。他们肯定更多会拿一些像片中黄四宝王彩玲胡金泉那样形象的人来共鸣彼此庸碌而凡俗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快乐。原因很简单,也就是成王败寇定理的一种体现。当然了,对于金贝贝那种所谓的“成功”,人们会添油加醋的来鄙视。 

 古往今来、古今中外无论那个国家地区那些个出名而又不成功,或者以前成功后来落魄,或者还未成功的艺术家,或者具备天赋而又只对艺术痴迷的人,或者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者,那肯定不是笑话就是悲剧。至少他们必定在世俗的冷嘲热讽中郁闷过。就像片中的那些主要人物,胡金泉是最让人感到心痛的。而其他人王彩玲啊、黄四宝啊、周瑜啊,却都解脱似的抛弃了对艺术的追求,被世俗淹没同化,过上了那种平淡的生活。这显得天朝的社会俗得多么可怕一样。其实不然,毕竟事在人为,所以万事因人而异。 

 记得我小学语文课学过的一篇课文叫《雕凤凰》。说一位老木匠在雕一只凤凰。这引起了众人的围观,人们纷纷以各种辛辣的讽刺嘲笑这位老木匠,但是老木匠却依旧一脸笑容的认真雕刻自己的作品,直到最后把凤凰的眼睛雕刻好之后,那凤凰居然活了,然后飞了起来。这时候那些之前对老木匠冷嘲热讽的人们纷纷赞不绝口,叹为观止,而老木匠还是一脸本色的笑容。 

 其实去追求艺术,就像要开始雕一只凤凰一样。首先就的经得起俗世,而要经得起俗世就得了解世俗,而要了解世俗那就得成熟老练,起码要了解自己。像片中胡金泉和王彩玲。其实现实中,他们到了那个程度和年龄应该完全可以不管别人怎么说自己。毕竟他们那种艺术才能,并没有给人们带来损害和灾难,而他们却又不是大师级的人物,说白了胡金泉的对芭蕾的天赋喜好,王彩玲的嗓音就是他们自己的平凡。当然了,往往艺术家们只有在小说和电影里,为了情节矛盾的需要才会变得不具备那种思想和觉悟,就像个头脑简单而又痴狂的文艺青年一样。 

 然后就是表现的舞台,也就是环境和方向。可以说不管是油画也好、芭蕾也好、意大利歌剧美声也好,这些文化都不是我们的传统文化,这都是欧洲人的传统。这就像雕凤凰的老木匠假如雕的不是凤凰而是耶稣基督,那就算雕得再好而且还活了也只不过是种惊异,百姓不会有赞誉因为耶稣基督根本不是我们天朝文化里熟悉的神。……当然那这事也就相当复杂了,而且还国际化了……会成为宗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