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大师课(第3页)

 听完易大师的话,郁知在脑海当中构思了一下,赞同的点了点头,他承认如果说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加层次感的话,一定会使这个雕塑看起来更加立体,更加生动。

 “另外就是在眼神上,其实细节方面处理得很不错,起码比风华要强的多,风华到现在都不会处理怎么样将雕塑注入灵魂。你这幅雕塑一眼就能够抓住人的眼球,使人看到里面的情绪。但是通过你摆在前面的这两幅雕塑来看,我觉得你所刻画的情绪是比较单一的,而且从图片里的纳普雕塑也差不多是这样的情绪,我认为你可以尝试一下其他的情绪,这样才能够跳出舒适圈,掌握更深层次的艺术刻画,因为人不单单只有一种情绪,在极端的痛苦之下表现出来的也有可能是喜悦。”

 易大师说的非常有道理,郁知都想拿出自己的小本本,把他说的这些话给记下来了。

 郁知承认他的确是有这样的一个毛病,他容易被别人的苦难所吸引,所以他在刻画雕塑的时候,下意识的所想展现的方向都是这样的。

 其实对于一个新锐的雕塑师来说,这倒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他长时间的去刻画人物,但永远是这样单一的情绪的话,那么是非常不利于他长远的发展的。

 易大师的话一针见血,让郁知真正的看到了前辈雕塑师的能力素养。

 只不过站在一旁的风华有些不乐意了,说郁知就说郁知,干嘛还要牵扯到他身上,这种踩一捧一的方式,他可不认同。

 “师傅我知道郁知很厉害,但是你也不用这么埋汰我吧,我这次的作品主要是时间太短了,所以很多地方没有做到那么精美,我感觉只要给我足够的时间,我未尝做不出来一个可以超过郁知的作品。”

 听到风华的话,易大师立刻摇了摇头。

 “我很早就说过你这个问题了,不过其实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你的作品为什么会缺少人性,我觉得还是你涉世未深的缘故。你从小到大一直都在雕塑室,从来没有接触过外面的人群,也不了解每个人的情绪的差异,没有什么创作是凭空出现的。”

 这句话让郁知止不住的点头。

 没有什么创作是凭空出现的,任何的创作都是基于一个基调上去完成的,正如他们做雕塑一样,其实有很多作品看起来新锐,但是都是从人的角度去出发,只不过将人加上了自己的想象力,幻化成了另外一种样子。

 “易大师果然不愧是大师,听您这一番话,我感觉我立刻茅塞顿开,果然我在雕塑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和您比起来我还只是一个小树苗而已。”

 郁知谦虚谨慎的态度,让易大师心里对他更满意。

 有很多像是有天赋的小孩子,他们都不喜欢听人批评,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作品已经足够优秀,所以在面对着一些指正的时候会显现出不耐烦的情绪,而这种情绪则是雕塑时的大忌,因为无法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没有办法进步,最后只能变成一个庸庸碌碌的无能之辈。

 最开始易大师相中风华的时候,也是看到了这小孩子在碰到自己有问题的地方的时候,会积极地向他人寻求帮助。这种不断改正自己错误的自觉性,才是能够走的更远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