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战报(第2页)

 各位说这里面是不是有冤情?高楼、红衣、大雪、仰天长叹,这是要申冤的节奏呀!

 我去!经这么一分析还真是的,戏曲里那些喊冤的人好像就是这个造型!

 成名后不念旧情坑害东家,还有理了?弄这一出给谁看呢?

 《罗刹海市》也是谁都能唱的?讽刺谁呢?

 我咋觉得不对劲儿呢!闹这么大动静是想咋?击鼓鸣冤吗?

 就没有人发现这首曲子吹的很不一样吗?有没有人听到了一种悲壮感?

 悲壮?鸡毛被撞了?疼不疼?

 切!贼喊捉贼而已!这操作太水了!

 有啥冤情你倒是说呀!你不说大家谁知道呢?

 多大点事儿吗?至于这么夸张吗?

 上到楼顶吹唢呐,我就想问问这哥们儿冷不冷呀?

 战报!八百里加急!最先脱粉的“梁家少爷”也发新动态了!同样是唢呐版的《罗刹海市》!

 纳尼?之前是“西音小二”,这次又来个跟风同曲!这是要把李鬼与李逵的梗玩到底吗?

 相互嘲讽,相互讽刺,简称“对刺”!

 为啥不是背刺呢?

 鸡毛!马户与又鸟干上了!茶水饮料香瓜子准备好,这次估计有大瓜!

 要得!批发小板凳,10元一个啦!

 排队排队排队!男宾靠左女宾靠右,中间区域共用!需要搓澡的招呼一声!

 战报!八百里加急!闲杂人等让路!“唢呐小二”在微博上更新了动态,一篇长达八百字的小作文横空出世!

 念!

 遵旨!全文如下!

 家人们大家好!众所周知的原因不得不再次用这样的方式跟大家打招呼!

 我本是今年一位大一的新生,8月30号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走进梦寐以求的学府学习。所以“老东家”,“多年培养”,纯属子虚乌有!真正培养我的是我的爷爷和他那一帮老伙计,民间艺术才是我成长的摇篮!

 能够给《木兰从军》配乐确实很幸运,不过要感激的人绝不是某人口中的梁某!

 当时电影配乐需要一段描写战争画面的曲子来烘托气氛,是当时还在音乐室唱和声的学姐推荐了《破阵子》。得到认可后很快就达成了合作,六万元的费用也是在当时就谈好的价格,是高是低就不做评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