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分三国 作品

第77章周瑜之谋,太史前来

 “的确过分了!” 

 周瑜深以为然的点点头,旋即出言道:“子敬兄,我看这天下,只怕是彻底乱了!” 

 “要我说。” 

 “你既然在徐州过得不痛快,不若举家迁到扬州,陈瑀已收复扬州数郡,又有江东天险为屏障,定可保数年之内无战事发生。” 

 扬州于大汉而言。 

 地位甚至还比不上幽州。 

 经济发展得也不快。 

 不过扬州这地方,好在山清水秀,风景宜人,是天下少有的水稻产地,却是极为养人。 

 也正是这些原因。 

 让得扬州,成了不少人的避难首选。 

 “公瑾好意,我心领了!” 

 鲁肃含笑出言道:“若当真有那一日,我定举家来投,还望公瑾莫要嫌弃才是。” 

 “哈哈!” 

 周瑜朗笑道:“天下谁人不知东城鲁氏,乃巨富之家,鲁子敬更是与人为善,美名远播,若子敬能迁往舒县,我应该求子敬多多照顾才是。” 

 “你呀!” 

 鲁肃面带无奈道:“嘴上总是不吃亏你,你方才言及天下已乱,却毫不担心,怎么,可是心中有了明主?” 

 对于这位好友。 

 他鲁肃是知道的。 

 对方自幼聪慧过人,对天下大势,更有极为敏锐的嗅觉。 

 虽然对方如今才十八岁。 

 但鲁肃却很肯定,他这位好友,来日一定不凡。 

 “明主,算是吧!” 

 周瑜眼中闪过一丝莫名,笑着道:“那位与我同岁,为人心怀开阔,不畏权贵,勇猛果决,最重要的是,我这位好友有雄心壮志。” 

 “与我相约。” 

 “彼时携手共创一番大业。” 

 说着,周瑜眼眸如星光璀璨,面上也满是憧憬与向往。 

 “公瑾。” 

 鲁肃稍作沉凝,便出言道:“你口中之人,可是那江东猛虎之子,孙策,孙伯符?” 

 “不错,正是此人!” 

 周瑜重重点头,脸上带着笑意道:“子敬以为,我这位兄长如何?” 

 “公瑾,恕我直言。” 

 鲁肃斟酌道:“孙伯符可称少年英才,然其父乃袁术旧将,长沙亦为刘表所得,哪怕有公瑾相助,欲成一番大业,那也是千难万难。” 

 “据我所知。” 

 “扬州刺史陈瑀,乃袁术之人,孙贲已于月前,携孙坚旧将前往豫州投效,待彼时孙策守孝期满,只怕也唯有投袁一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