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李长巫(第2页)

 大理寺卿和刑部尚书完善了律法。 

 巡抚、布政使开始对地方发力,加强了地方官员的任命和考核,肃清了官场。 

 ****初步完成。 

 王耀的改革措施运行得十分顺利。 

 虽然掌控了中央,但王耀并没有急功冒进,他知道过犹不及的道理。 

 最重要的还是百姓,如果民众没有觉醒,想要建立理想国不过是空中楼阁。 

 还需要普及教育,同时配合税收改制,减轻沉重的赋税负担。 

 只有让百姓不必每日为吃饱饭而穷尽心思,才有精力去思考,去学习。 

 不过这些都无法立竿见影,需要时间的沉淀。 

 于是王耀又将重心放于另一方向。 

 他喊来文渊阁的一位专研农业技术的大学士,让其选出一批宫内顶尖的工匠,最终集结了一个三十人的科研团队。 

 王耀便是准备带领赤云国的能工巧匠攀登科技树。 

 以他的炼器造诣,炼出蒸汽机轻而易举。 

 一把捏住,顷刻炼成。 

 简单的蒸汽机模型制作完毕后,王耀开始向这些工匠展示蒸汽机的工作原理。 

 一边讲解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基本概念,一边介绍活塞、气缸、阀门等部件。 

 但教学成果一塌糊涂。 

 “你们是朕带过最差的一届!为什么听不明白啊!” 

 王耀瞪着眼睛咆哮。 

 他已经将加热膨胀、活塞往复、连杆和曲轴转换为旋转运动讲得十分透彻了,还配以机器演示,可这些工匠就是听不懂。 

 如果用戏剧化来描述科研队的惨烈,便是如下场

景。 

 王耀:“这个就是马冬梅。” 

 工匠们:“马冬什么?” 

 王耀:“马冬梅。” 

 工匠们:“什么冬梅?” 

 王耀:“马冬梅啊!” 

 工匠们:“马什么梅?” 

 王耀:“……” 

 “朕再说最后一次,马冬梅。” 

 看着陛下脸色如黑炭,工匠们惶恐不安,紧张之下更学不会了。 

 最后还是那位大学士站了出来:“陛,陛下,臣明白了。” 

 王耀点点头:“你说说看。” 

 大学士:“孙,孙红雷!” 

 王耀:“wdnmd!” 

 大学士汗如雨下,被大洗 

 脑术洗礼过后,他思维固化的厉害,王耀的国粹他也只当字面意思理解。 

 面色变换之后他咬牙道:“陛下您看上臣的母亲了?臣这就把她送进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