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爱庭 作品

126 英超速度!他们真的好粗暴!我们谈的是钱吗?【求订阅】


 “拜托,你们还能不能对我有最起码的信任?”

 杨诚实在是看不惯这群家伙,一个个都在“怀疑”他的英明神武。

 简直不可原谅!

 不就是皇马吗?

 劳资干皇马,还需要说什么?

 上赛季不就在伯纳乌,干他们4个球?

 “皇马今年夏季引进了很多球员。”布莱恩·基德提醒道。

 “没错,而且实力都很强,像罗本、斯内德、斯科特尔……”

 斯科特尔还是贝斯沃特中国人卖出去的。

 亚当·克罗泽只要一想到米贾托维奇那一张脸,心中就生出一种莫名的喜感。

 他真的很想问:米总,你啥时候再来玩儿呀?

 好久不见,十分想念。

 杨诚当然知道这些。

 “但你们想过没有,皇马的问题恰恰就在他们的阵容变动很大,每条线都来了新人,每个位置都在发生变动,这本身就是最大的问题。”

 杨诚这话一说,布莱恩·基德等人一琢磨,好像也是这么一个道理。

 实力确实强了,可球员都是新来的,配合自然生疏,缺乏默契。

 凡事有利有弊。

 “过去这些年,皇马的防守从来都是不成体系的,哪怕是在上赛季,在卡佩罗的执教下,皇马也还是没能打造出一套完整的防守体系。”

 “舒斯特尔的执教能力很强吗?”

 杨诚嗤之以鼻。

 在欧洲足坛,从来都不缺乏一个混子。

 啥意思?

 这是一个非常奇葩的现象。

 有点类似于美国政坛的旋转门。

 那些曾经为球队建立过汗马功劳的球员,退役之后,摇身一变成了所谓的名宿,然后他们在某年某月某日,球队需要的时候,突然出来,变成了球队的主教练或管理层。

 最早以前,杨诚是不懂这里面的弯弯绕,他甚至会拍手叫好。

 这些名宿是懂球的,他们来经营俱乐部,肯定没问题。

 没错,球迷的逻辑也是如此朴素。

 所以,俱乐部每到遇到什么困境,就拉出名宿来讨好球迷。

 你看,我都把谁谁谁请出山了。

 有的名宿是能干点事情的,有的名宿纯粹就是供起来的吉祥物,有的名宿甚至搞破坏……

 杨诚后来发现,这里面全都是算计。

 这些所谓的名宿,从小到大,读书没读好过,文化课程烂得一塌糊涂,他们懂得狗屁的经营?他们懂个毛线的组队策略?

 说句不好听的,自己掏钱做生意都被赔得当内裤,还经营球队?

 要是真有那个想法,你早早去培训一下,拿个文凭什么的,还更有说服力一些。

 就靠着名宿的身份,出来混饭吃?

 说穿了,就是靠名宿的影响力来拉拢球迷,靠他们在欧洲足坛的人脉资源来搞一些关系。

 到后来,杨诚还总结出了一套规律。

 名宿是否真材实料,就看他们下课之后,还能不能再欧洲足坛立足?

 例如,里杰卡尔德,离开巴萨之后,他去了哪里?

 再比如,皇马的这位舒斯特尔。

 离开皇马之后,他又去了哪儿?

 别说什么皇马滑铁卢之类的。

 人家佩莱格里尼、贝尼特斯、胡安德·拉莫斯等人,从皇马帅位下来,不照样混迹于四大联赛?

 关键就看你执教皇马的时候,有没有原形毕露啊。

 名宿这名头看着唬人,可一旦被拆穿了西洋镜,那就不好玩了。

 也许有球迷要说了,不对啊,舒斯特尔那么差,那怎么还力压巴萨夺冠呢?

 拜托,哥们,07/08赛季的亚军是谁?

 在马竞崛起之前,西甲就是巴萨和皇马唱二人转。

 巴萨死于内杠,皇马不就赚到了?

 (此处杠通讧)

 为什么皇马会连续在16强折戟?

 说穿了,就是在16强之前,他们是可以依赖于球星的个人能力,或者通过球队的进攻去解决比赛的。

 可到了淘汰赛,不好意思,除了考验球员的个人能力和球队的进攻火力外,防守和球队的整体性也至关重要。

 防守不行,球队缺乏凝聚力,一切都是白搭。

 对于皇马的这群球星们来说,不

管是打造防守体系,还是把他们都凝聚成一股绳,都需要一个强人。

 “这三支球队里,我个人觉得,实力都差不多,一超三强的格局。”杨诚露出了一抹自信的微笑。

 如果是外面媒体说一超三强,那肯定皇马是超。

 但杨诚的意思很明显,贝斯沃特中国人才是那个一超。

 ……

 在今年的颁奖典礼上,切赫拿下了赛季最佳门将。

 马尔蒂尼当选了赛季最佳后卫。

 西多夫是赛季最佳中场。

 卡卡则是一个人包揽了赛季最佳前锋和赛季最佳球员。

 在淘汰赛中,败于卡卡手中,杨诚也不得不承认,这名巴西天才在过去的这个06/07赛季,真的非常无解。

 尤其是在ac米兰的这套圣诞树阵型里,他可以彻底地释放出自己的才华和特点。

 不管是这份奖项,还是后来的金球奖和世界足球先生,都是实至名归的。

 根据欧冠小组赛的赛程,首轮比赛是主场迎战拉齐奥。

 亚当·克罗泽表示,球队接下来要重点推广一下这场欧冠赛事,拉动一下球票的销售。

 新赛季开打前,季票销售刚好过5万。

 俱乐部的ceo算是勉强完成了自己设定的目标。

 而新赛季的两个主场,入场球迷人数都在6万人左右。

 这也让杨诚等人都非常满意。

 如果按照目前的平均票价40英镑来算,每一个主场就是240万英镑。

 再加上一些比赛日的零售消费,总收入还是十分可观的。

 虽然具体的营收情况,现在还没有做出来。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随着球队的成绩越来越出色,吸引到的球迷也就越来越多。

 亚当·克罗泽甚至用半开玩笑的口吻说了一句,“从长远来看,6.5万的容量,会不会不够用啊?”

 还真别说,这话还真引起了杨诚的思考。

 前世,他曾经看到过一份数据。

 来自英超的入场球迷数据,统计了从13/14赛季开始,到2022/23赛季。

 在13/14赛季,英超的场均入场球迷人数是36657人。

 那现在是多少呢?

 刚刚结束的06/07赛季,这份数据是34359人。

 到18/19赛季,场均入场的球迷人数达到了38188人。

 到了22/23赛季,这个数字变成了38557人。

 这里面要考虑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新球场的建设。

 从06/07赛季到22/23赛季,英超建设新球场的球队才多少?

 在没有新球场投用的情况下,所有球队基本都是在现有的基础上,适当改造升级。

 例如,曼城,就好几次改造扩建。

 所以说,英超的这份数据,可参考的价值不是很大。

 简单点说就是,同样是考一百分,有的人是因为卷子只有一百分,但有的人是只能考一百分。

 在上面这个例子里,英超强队明显属于前者。

 作为参照物,英冠的球场容量还不错,但一直都是坐不满的。

 在06/07赛季,英冠的场均入场球迷人数是17027人。

 13/14赛季则是有所下滑,变成了16609人。

 可到了18/19赛季,场均入场球迷人数就变成了20138人。

 到了23/24赛季,就是22350人。

 从整体来看,英冠的上座率都是在往上走的。

 从23/24赛季到06/07赛季,足足也有30%的增长。

 同样的道理,在这些年里,英冠几乎没什么球队建新球场。

 不是只有英格兰联赛如此,也不是只有四大联赛在涨。

 德乙、西乙和意乙都在这些年里,出现了入场球迷人数大幅增长的情况。

 甚至在疫情过后,恢复得很快。

 其中,13/14赛季到23/24赛季,场均入场球迷人数增长最快的就是德乙,接近60%,意乙也有55%,西乙也有40%。

 只有法乙相对来说,增长得很慢,只有7%。

 当然,不能只看增长率,也要看场均人数。

 在这里面,德乙增

长最快,但他们很多都是站票。

 意乙增长次之,但他们的基数太差,13/14赛季仅仅只有5641人。

 英超是全坐席,而且票价贵,球迷基数也很大,还能保持30%的增长,那是相当可观了。

 除了大环境外,具体到了伦敦本地。

 本赛季,伦敦拥有切尔西、阿森纳、贝斯沃特中国人、西汉姆联、热刺、富勒姆等6支球队,查尔顿和沃特福德都属于大伦敦地区,但降级了。

 在这几支球队里面,比较稳定的就是切尔西、阿森纳和热刺。

 贝斯沃特中国人肯定也会是其中之一。

 那其他球队呢?

 基本都是起起伏伏。

 杨诚还记得,在前世穿越之前,他就听到过一条消息,阿森纳觉得酋长球场的容量不够用,所以就想要再扩建酋长球场。

 说要从6万扩建到7.5万人。

 不过,这个计划不具备可操作性。

 因为酋长球场的东西两侧,全部都是铁路。

 南北两端也同样被建筑挡住。

 所以,最终阿森纳还是决定在球场内部尽量榨取更多的空间。

 比赛日收入这一块,看起来不大,却非常稳定。

 就好像杨诚穿越前,切尔西的场均入场球迷人数,是全英超最低的。

 这就导致了切尔西整个比赛日收入,别说跟阿森纳比,连新建球场后的热刺,租用伦敦碗的西汉姆联等球队,都能跟切尔西拉开一大截。

 所以,新球场也就一直成为了阿布拉莫维奇的心头刺。

 “亚当,你去找人做一份调研吧。”

 杨诚对这件事情也不是特别有把握。

 在整个球市都大幅增长的情况下,从各种情况来看,只要球队成绩能上去,在伦敦这个地方,尤其是在市中心最核心的地段,将来是绝对不用担心上座率问题的。

 球场越大,潜在的收益只会更大。

 这也是为什么巴萨、皇马等豪门都拼了老命要建新球场的缘故。

 从目前来看,6.5万是肯定够用的。

 但将来呢?

 在伦敦市中心这个地方,想要建新球场,就这一次机会。

 以后别说建,估计改造都难!

 切尔西的斯坦福桥就是参考的例子。

 所以,杨诚觉得,还是需要谨慎一些好。

 ……

 亚当·克罗泽还有一些事情要跟杨诚汇报。

 就是关于互联网的宣传和营销。

 现如今,各大俱乐部对这一块新领域都比较重视,但采取的措施各不相同。

 有的是直接承包给第三方公司,有的是俱乐部自己在负责。

 杨诚的提议是,至少英语市场这一块,俱乐部要自己抓起来。

 例如油土鳖,这个就要自己搞。

 之前,亚当·克罗泽也组建了新媒体的宣传小组,还专门挖了相关领域的人才加入团队。

 过去一段时间,在油土鳖上发的都是一些日常的采访、俱乐部的宣传推广等内容。

 但效果不是很好。

 最受欢迎的还是俱乐部的足球文化宣传短片。

 这部短片哪怕是到现在,都还在不断传播和扩散。

 亚当·克罗泽拿出新媒体团队的建议,他们希望能够得到权限,在训练场里,拍摄一些球员日常训练的画面和视频。

 他们会从中摘去一些有趣的内容,放到网络上去。

 杨诚对这一块当然也是开放绿灯。

 他自己就是从移动互联网时代走过来的,自然知道,传统媒体的宣传推广那一套,在互联网上是走不通的。

 或者说,效果很有限。

 “多拍一些日常训练和球员的生活细节,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但具体内容肯定要跟教练组沟通协调好,哪些能拍,哪些不能拍,必须要有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