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离奇失踪的要债业务员,1985年农安县“6·3”无头男尸案(第2页)
农安县局立即与绥中县公安局联系,通报了发案情况及对头颅的检验鉴定情况。这具男性尸头连鬓胡子,大背头,秃顶,头部有两处孔状粉碎性骨折,法医认定是致命伤。颈部截断处前长后短,带喉头。血型为0型。上半口镶有磁性假牙,身高约1.72米,年龄在50岁左右。
6月21日,锦州市局和绥中县局的同志携带男性头颅来长春。经过认真细致的鉴定分析,同志们从这相距1600多里的尸块和尸头上找出了10点相同、相近或相吻合之处。种种迹象表明:尸身、尸头极大可能是一人。
绥中县局的同志还提供:作为尸头部位的显着特征的磁性假牙,在辽宁一带早已不时兴了,而在吉林仍有不少医院镶这种牙。由此推断死者极大可能是吉林省人。侦查员们带着这一新的线索开始了工作。他们查访了一所又一所医院,请教了一位又一位专家。希望能查到有关死者的一点线索。结果毫无进展,难道刚刚起步的侦察工作又要就此搁浅了吗?
不,绝不能!肩负着侦破指挥重任的农安县局副局长王子桐一面慢慢地踱着步子,一面苦苦地思索着,他要在这艰难中辟出一条蹊径。突然,他那深邃的眸子里闪出一道亮光,一个将使侦破工作由艰难步入坦途的好主意产生了。
没多久,一辆吉普车从农安县局出发直奔长春市的两家报社。7月6日,《吉林日报》、《长春日报》在第三版不引人注目的位置刊出了一则“认尸启事”,这则并不引人注目的启事竟在吉林省金属回收公司引起强烈的反响。
同志们拿着报纸在研究、在议论,大家都沉重地感到:这个需要认领的尸体太像本公司失踪的吕宝田了。
经理立即用电话与农安县公安局联系。
原来,吕宝田是这个公司的业务员,男,49岁,在公司负责催要外单位欠款的工作。自5月22日早离家后至今下落不明。吕离家时确实穿件“人参花”牌汗衫,上半口镶有磁性假牙。
调查从磁性假牙入手。侦查员凭着一条含糊不清的线索,冒着滂沱大雨,找了一天又半宿,终于在长春郊外一个普通的农舍里找到了替吕镶牙的医生。这位医生以十分肯定的语气证实了这半口假牙确实是三四月份他亲自为吕宝田镶的。
当侦查员回到刑警大队时,听说另一个小组的同志已从吕宝田50年代的入团申请中发现了一枚指纹,经技术鉴定与法医从尸体上取下的指纹完全相符。
可以判定死者就是吕宝田。那么是谁杀害了吕宝田呢?
为了尽快查到杀人案犯,长春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四处和农安县的同志们协同作战,终于查清了吕宝田失踪那天(5月22日)接触人员。
5月22日早,吕宝田与一姓赵的人从家里出来。上午10点30分左右,吕宝田单位的李科长曾在长春冶炼厂见到吕宝田,吕宝田对李科长说:“下午去农林要账。”当晚吕确实去农林的冯长海家要账了,是一个叫刘保有的个体运输专业户用车送他去的,同去的还有一个姓张的。从农林回来,他们又到刘保有家。此后吕宝田就不知去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