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什么名不吃饭 作品

第12章 收购配方

 摊主的话让陈晓晨有些感动。

 摊主的话其实没错,学校门口干的长久的小商贩们,确实是看着这些孩子一批一批长大的。

 其中的绝大多数对这些孩子也是真好,多点少点从来不计较。

 心肠软的一些摊主,哪怕你今天没带钱,只要是熟脸也能拿点吃的给你解解馋。

 而阿姨后面的话也都是实情。

 前几年的下岗潮,确实是催生出了校门口无数的炸串和涮串阿姨。

 “行,姨,那你看看明天方便吗,我给你留个电话,你上午开始准备了就给我打电话,我过去看看,我现在给你写一个我的电话号。”

 说着陈晓晨从书包里找出了纸笔,又掏出手机,照着手机背面贴着的贴纸抄了一遍电话号。

 “哟,我说你这孩子怎么一直说要交学费呢,敢情是有钱人家的,这手机还怪好看的呢。”

 陈晓晨笑了笑,没有接话。

 接过陈晓晨递过来的纸条,摊主看了看,点了点头

 “行,那就这么说定了,明天上午我给你打电话,你来我家,要是我以后不做炸串了,也算给你们这些孩子留个念想。”

 和摊主约定好以后,陈晓晨拎着自己的炸串,骑着车回了家。

 炸串还是那个久违了的味道,甜咸微辣,辣椒油炸的特别香。

 一边吃着炸串,陈晓晨一边思考自己的这次临时起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布局的变化,确实有好多儿时记忆中的味道就那么消失掉了。

 能侥幸存留下来的,在以后都可以说是不愁生意的。

 如果能多收集一些不同口味的炸串和酱料的制作方法,尽量做到满足大多数人的口味,那么这个生意就具备了走出去的可能。

 想到这里,陈晓晨觉得这个计划虽然还不完善,但是十分具有可行性,想着明天去学了阿姨的酱料以后,再去探访更多记忆中的阿姨们。

 第二天上午,阿姨如约打来了电话。

 阿姨住的不远,陈晓晨下楼买了点水果和牛奶后,骑着车直奔阿姨电话中所说的地址。

 两个小时的时间,陈晓晨看完炸串和酱料包括辣椒油的全部制作过程,把步骤和用料用量都记在了笔记本上面。

 最后甚至还品尝了一下现场炸出来的成品。

 临走时,在一番推让后,陈晓晨还是留下了500元钱,说学费也好,说感谢也罢,总之给了钱,他才能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