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684章(第2页)

 山珍,也就是野山菌之类的东西,确实是好,估计对京城吃多了油腻的客人,那会挺对胃口的。不过,曾家辉没同意,摆手道:“中午就不必跑那么远了,我看就到附近的农家,随便吃点吧?宴司长进惯了豪门雅致之地,不如就让领导们坐一坐农家小院,品尝一下农家风味菜!”

 宴伟华一听,来了兴趣,笑道:“好啊,到了这里,就应该品尝农家风味菜肴,不然就白看农业生态基地建设了,呵呵!”

 定了,农家菜!

 这时,一直没说话的武陵县长樊民富开口了,“这附近董支书家的老婆菜做得挺不错的,也还干净卫生,不如就去他家?”

 整个视察过程中,樊民富恪守“二把手”的角色位置,三缄其口,都是吴本木在回答宴伟华与曾家辉的提问,现在涉及安排生活的时候,才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完全是为了给领导做好服务的意思,言辞拿捏还是很有分寸的。

 曾家辉笑了笑,“樊县长对董支书家的菜倒是惦记着啊!”

 他说得委婉,人家老婆烧的菜,你还吃麻了嘴了!

 樊县长装着傻笑,没敢接话。

 宴伟华这种久居京城的官员,最讲究这些官场规矩,见状对樊民富倒是很满意,悄悄瞥了樊民富一眼,樊民富自然也察觉到了,便向宴伟华微微点头致意。

 吴本木笑道:“那就去老董家吧,基层情况樊县长比我熟悉!”

 樊民富的仕途之道,与大多数卢原本土干部的经历相类似,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上来,在武陵县本地干部之中,颇有威望。尤其难得的是,樊民富很懂进退之道,大面上的规矩,守得很严。

 他听吴本木在领导面前如此一说,赶紧笑道:“吴书记过奖了,这个十万亩农业基地,吴书记可没比我少来,你比更加熟悉情况,说来惭愧啊!”

 看着二人的配合,曾家辉岔话道:“领导干部就应该深入基层,注重实际,掌握实情,据实决策,这样才能做好工作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