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多事

 凉州刺史府。 

 崔行云听完了小吏兴奋的汇报,眉头拧成了结。 

 “确定不是有人事先伪造?” 

 “使君您不知道,那洞口草木长得压根进不了人,绝对几年没人出入过了,一帮人就我带了刀,您瞧瞧我这手,水泡都砍出来了。”[1] 

 “至于伪造,下官亲眼见过那绢布,瞧着不像是新的,几个和尚都说是帝师亲笔,应当错不了,您要是觉得不对,我再查查?” 

 崔行云想了想,“去查查吧。” 

 小吏诶了一声,却站着没动。 

 崔行云抬头那么一瞧,这小吏不是他的心腹,谁能想到就是打发他去陪京中的沙门统爬个山,都能出个大事。 

 “还有事?” 

 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小吏难得有机会单独汇报事情给刺史,赶忙出主意,“使君,别说这九成九就可能是真的,就算不是真的,这进献给太后,可是大功一件啊。” 

 “太后?”崔行云神色不定,瞧着人,“你觉得那句话,说的是太后?” 

 小吏一时摸不准刺史的意思,只唯唯道,“下官见识浅薄,胡乱揣测罢了。” 

 崔行云挥挥手,示意人下去,转头自己绕到桌案之前,抽了信纸认真铺展开。 

 凉州地界的小吏对京都局势并不清楚,更不会知道那位的字,可他族兄曾是太子太傅。 

 日落复升,太子废而起复,乾坤颠倒,太子恢复女身,社稷长延,太子字延盛。 

 崔行云听到那句谶言的一瞬间,就已经想到了前段时间刚刚从凉州离去的那位,不过短暂一个照面,他就清楚那位手段的确有可能配得上这句话。 

 能够一举捋清横跨凉州大案的脉络,顺藤摸瓜,蛇打七寸的人,的确本事不小。 

 只是……未免也太急了。 

 他低头,西北干旱,墨迹在信纸上飞速耗尽了水分,等辗转到了京中之时,却又被潮湿的水汽浸透了,连带着信纸都软塌下来。 

 元煊冒着大雨换乘了小车,走后门进了崔府。 

 崔耀见着元煊也没见外,指了指那几个侍女,“去,服侍殿下更衣。” 

 元煊眼皮子都没往旁边瞥一下,“怕我坐湿了您的座席?得了,忍忍吧,我回去还得换,雨大得很,就不遭二重罪了。” 

 语气熟稔得跟从前在东宫当老大一般 ,崔耀啧了一声,十分嫌弃,把今日鸿门宴的气氛搅了个稀烂。 

 这个徒弟,到底还是摸准了他的脉。 

 “帝师谶言的事你知道多少?”崔耀见自己先礼后兵的气氛被打破,也不装了。 

 跟自己教出来的小狐狸玩心眼子,实在有些麻烦。 

 修炼成精的狐狸就算是芝麻开门后都只能看见一把金钥匙,还得自己找究竟对的是哪个门。 

 元煊自然知道崔耀根本就没怀疑她知道,“那是真的,不是伪造。” 

 崔耀当然知道是真的,崔行云是他的族弟,特地写信来将调查结果讲了个清楚。 

 那谶言还真是帝师亲笔。 

 但崔耀问的自然不是这个,他问的是元煊现在就要用这个谶言造势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