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粒粒 作品
第111章 朝堂争议(第3页)
瓜尔佳鄂敏说着瞥了甄远道一眼,“听说那些诗作已经印成册子,在百姓和官员手中相传。”
“什么?年羹尧不敬皇上,拥兵自重,皇上留他个全尸已是恩待,竟然还有人不满?”有大臣站出来愤愤说道。
鄂敏哀叹着,“大人有所不知,若是百姓们议论倒也罢了,听闻朝中有些官员还专门收藏了那些诗作,不知那些人存的什么心思。
甄大人,你说呢?”
甄远道突然被点名,明显愣了一下,看了鄂敏一眼对皇上说道:
“禀皇上,年羹尧犯下近百种罪行,皇上将他处死,他死不足惜,至于那些诗作……臣以为天下之大,什么样的人都有,皇上圣明仁德,那些人在背后说什么不用在意,只消等些时日,百姓们自然能领略到皇上的雄才大略!”
皇上听着点了一下头,他心里清楚,即便是在这朝堂之上,也多的是有些大臣对自己不满,可他是天子,做事情为的是普天之下的大多数老百姓能安居乐业,无暇顾及一小群人的想法。
这时,鄂敏突然脸色紧张起来,说道:“甄大人为人仁厚,只是若任凭那些人口耳相传,时日久了,于皇上的清誉也是不利。”
“那鄂敏大人以为该当如何?”皇上的身子直了起来,手中的珠串儿叮叮作响。
“臣以为应当全力搜查,尤其是朝中大臣,凡私藏褒扬或是为年羹尧正名的诗书之人,都应严惩,以儆效尤!”
一位大臣听罢站出来说道:“皇上,若依鄂敏大人所言,朝中必定人心惶惶,臣以为,像那些民间秀才们所作的诗书,上不得什么台面,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瓜尔佳鄂敏眼神微眯,威胁似地问道:“吴大人,你的意思是任由民间和朝臣们乱传乱说,毁坏皇上声名?”
“这……启禀皇上,微臣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朝臣们家中多有门客书生,难免有人手下的秀才书生们无意中收了鄂敏大人所说的诗作,凡事论迹不论心,若严查恐冤枉许多人。”
吴大人眼神中带着些诚恳和期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