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水渠(第2页)
从拒马河到张家村的直线距离为10里路,而设计出来的整条水渠的全长约为15里左右,将流经附近的七八个村落。设计的起点位于上游一个地势稍高的位置,沿途还需要经过三处官道并搭建桥梁。
面对这一难题,张武与公孙瓒、户曹掾等人商议了许久。最终,他们决定由张家出钱资助整个水渠的建设,至于农田方面的问题就交由府衙则负责,府衙提供置换所需的土地和处理人力。
五月二十三日时,府衙繁忙而有序,一场重要的议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那些被召集而来的村落里长和村长们齐聚一堂,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期待与严肃,因为今天讨论的议题关乎他们切身的利益——农田问题。
府衙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要么接受一定的经济补偿,要么选择换取府衙的其他土地。当然,换地的相关费用还是由张家承担。这一提议在场上引发了一阵小小的骚动,但很快就被里长和村长们的理智所平息。他们知道,这是为了更大的公共利益,而张家的大度与慷慨也让他们心生敬意。
在解决了农田问题之后,府衙又顺势给在场的里长和村长布置了一个额外的任务:传播一个消息。那就是张家村张家将出资修建水渠,以惠及水渠附近的百姓。而现在,修建工程正需要大量的人力,府衙希望附近的村民能积极参与到这一利民利己的建造中来。
为了鼓励村民们的参与,张家开出了优厚的待遇:每人每天可以获得5斤栗米作为报酬,并且还提供食宿。这一消息很快就在各村落间传开了,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
与此同时,府衙还通过其他吏官和衙役将这一消息传播到更远的村落。对于那些距离较远的人,张家更是考虑周到,提供了路费补助:30里以下的路程不提供路费,30里到50里的路程提供10斤粮食作为路费,之后每超过10里就额外增加两斤粮食。
张家的这一系列举措不仅赢得了村民们的热烈响应,更让张家的仁善之名传遍了整个涿县。甚至附近其他州郡的几个县也听说了张家的善举,对张家充满了敬意和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