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之简 作品

第119章 四年前(第2页)

 “人何时去救?”陆寒泽问。

 “我们的人和西启的人接头后。”

 ……

 绣春楼地牢里,沈楒澜靠在周策宸身上,她闭着眼睛脑子却格外清醒。

 周策宸见她一副忧愁的样子,低声问:“可有不适?”

 沈楒澜听到周策宸的话后摇头:“王爷,你早就知道杨桢和西启人有勾结?”

 周策宸点头:“在四年前知晓。”

 沈楒澜想了想后问:“王爷四年前弃武从文,可有后悔过?”

 周策宸看着身边靠着自己的人道:“不曾。”

 四年前的朝堂之乱是周衡堰在登基之时埋下的后患,周衡堰虽是嫡出太子,但先帝却属意立周晁为帝。

 太后怎会如了先帝之愿,在先帝还未宣旨立皇帝前便谋划设计,后来先帝突然薨逝,以曹家为首协当朝宰相杨家拥太子为帝改元永贞。

 旧臣之中有不服者甚多,质疑周衡堰并非先帝亲立,太后又拿出盖了御玺的圣旨在大殿之上由宦官宣读,以平息舆论。

 可周晁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于是在永贞四年朝堂上突然爆发许多官员对皇帝权力的不满。

 当时周策宸手握大齐近乎一半兵权,虽誓死效忠皇帝,但不论是杨家还是百官都觉周策宸的权利过大,甚至于传出周策宸谋反的言论。

 一时群臣激愤,一官员在上朝之时公然提出当朝皇帝的兵权不如一位将军的话来,周衡堰虽下令处死刑,可仍然压不住悠悠众口。

 若想坐稳皇位,那势必要除掉周策宸,一个在战乱之时为国家南征北战却在开疆扩土战事平定之后被朝堂官员质疑有不轨之心的他。

 可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周衡堰会向周策宸开刀动手之时,周衡堰没有。

 随之而来的便是朝臣更大的不满,周衡堰的势力敌视周策宸,所谓的清正之官视先周策宸为大逆不道,杨家在各处打压周策宸。

 周衡堰更是被传言将来要拱手将帝位送给自己的弟弟。

 沈楒澜听自己的父亲说过,在一个早朝,周策宸立于朝堂之上,将手握兵权的七成给了周衡堰,亲自卸任武将之职,令所有官员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