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边疆告急(第2页)
“只是这东南西北皆要人驻守,京城也不可无人防守,实在不知谁能担此重任,若是你还从武那便好了,朕与不用为此烦心。”
周策宸道:“这京城中还是有人的,沈家嫡子便是不二的人选。”
“在上次一战中路泽林将军向大齐投降,此人对西疆的地势以及军队布局更为了解,也不失为一把好刀。”
周衡堰看向神情依旧平淡的周策宸笑着摇了摇头,“你心里总是有底的。”
“那便速速按你说得做,边疆危矣,着沈逸舟和路泽林两位将军两日后带兵驰援,刻不容缓。”
周策宸自御书房出来后看向天空,日头快要西沉,紫红色的晚霞飘在空中美丽而神秘,他在台阶上停了一瞬眼底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波澜而后着缓缓走下阶梯。
燕京的布局是以御街为整个皇城的中轴线将京城的东西两边分开,宣王府的马车在御街上由车夫驾驶向前,周景陌闭着眼靠在马车上淡淡开口:“常慈胜得手,西启开始行动了。”
赵茹蕴没有说话,她只静静地坐在马车里。
短短几日间大军集结准备赶往西疆,沈逸舟坐在马上朝周策宸点了点头回双腿驾马而行。
沈楒澜看着远去的军队,她的心中稍有忐忑。
西疆不同于其他地方,那里鱼龙混杂,就连将领的心思也并非一致为了保卫大齐,沈逸舟此去怕是充满了艰难险阻。
周策宸握住沈楒澜的手,“放心,他会平安的。”
沈逸舟带领军队出了京城后,整个燕京又恢复了以往的繁华中。
战士玉关劳苦,权贵玉楼歌舞。杨桢在玉楼春的楼上眺望远方后饮了一口瓷釉杯中之茶,并非是闲适之感,眉眼间露出稍许忧愁之意。
就在第二日的早朝,周策宸一人上了一份文书给周衡堰,周衡堰看后脸色大变。
杨桢看着周衡堰的脸色,心中忽觉不好。
如杨桢所料,那文书上列满了他杨家的罪责。
杨秦党争中杨桢收买人手与西启勾结,江南水患私吞的银钱,私自受理多庄冤假错案,为了在大齐各个地方安插自己人打压了数不清的官员,更是让十几家商贾显贵受了灭门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