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潇潇 作品

第36章 大战在即(第2页)

 我紧紧握住丘北山的手,连连道谢,随后转身离开镖局。

 次日,城中练兵场多出数千名民兵。

 将军代知栋亲自到场指导,只见他身着铠甲,英姿飒爽。

 代知栋穿梭在民兵队伍之间,高举佩剑,声音如雷般喊道:

 “兄弟们!西辽贼寇觊觎我们的家园。

 他们已经攻破玉门关,甘州关,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如今就要到我们丰城了。

 他们如恶狼般扑来,我们身后就是妻儿老小,就是祖宗基业!

 我们退无可退,唯有死战!

 今日的操练,就是明日的生死之战!

 都给我拿出男儿血性,练出杀敌本领!”

 一名民兵眼神暴怒,扯着嗓子喊道:

 “将军,我们愿以血肉之躯。

 筑成丰城的钢铁防线,定不让贼寇前进一步!”

 代知栋怒目圆睁,吼道:

 “好!我们要用手中长枪,刺破贼寇的咽喉;

 要用我们的热血,染红这片土地!

 丰城不倒,我们不退!”

 另一名民兵满脸通红,跟着高呼:

 “丰城不倒,我们不退!”接下来所有人都高呼起来。

 紧接着,民兵们个个精神饱满、神采奕奕,开始有条不紊地操练起来。

 他们手中的长枪伴随着动作,整齐一致地挥动,步伐沉稳而有力。

 每一次落脚,都能带起一片尘土飞扬。

 汗水自他们的额头不断滑落,然而却无人停下手中的动作。

 城门之外,一群民夫正在热火朝天地挖壕沟做陷阱。

 他们手持铁锹、锄头,卖力地挖掘着。

 挖好的壕沟又深又宽,里面布满了削尖的木桩。

 一些民夫在壕沟上方铺设着伪装的草席和树枝,试图将陷阱完美隐藏起来。

 这时,知府严宽带着一众官员来到了劳作现场。

 严宽高声说道:

 “诸位乡亲们辛苦了!西辽军来犯,保家卫国,人人有责。

 诸位的付出,丰城百姓铭记于心!”

 一位年长的民夫停下手中活计,抹了把汗,回应道:

 “大人,守护家园,咱义不容辞!定要让那些西辽军有来无回!”

 知府严宽点点头,说道:

 “好!有诸位齐心协力,丰城定能固若金汤。

 待打退敌军,本府定当论功行赏!”

 众民夫纷纷喊道:“愿为丰城效力!”

 城楼上也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一批一批的人在运送搭建抛石车的材料,人群中不断传来吆喝声和呼号声。

 “嘿哟,加把劲啊!”

 一个壮实的汉子肩扛着一根粗壮的圆木。

 一边费力地迈着步子,一边大声呼喊着给自己和同伴鼓劲。

 另一个人也喘着粗气回应:

 “知道啦,这圆木可真沉呐!”

 沉重的石块被人们用扁担箩筐艰难地抬着,一步一步往城楼上挪去。

 “大家稳住,千万别闪了腰。”

 一位年长些的工人提醒着同伴。

 结实的绳索则被几个年轻人合力拖拽着。

 “一、二,一、二”他们喊着整齐的号子,努力把绳索运上去。

 还有人在搬运着一个个火油桶,火油桶沉重无比,需要几个人合力才能搬动。

 “小心点,千万别磕着碰着了。”

 负责指挥搬运火油桶的左督尉黄金宝叮嘱着大家。

 几个工人咬着牙,憋红了脸,齐声说道:

 “放心吧将军,一定小心。”

 他们小心翼翼地将火油桶稳稳地放置在指定位置。

 然后用绳索固定好,防止在战斗中滚落。

 “这火油桶可是咱们的宝贝,一定要固定牢了。”

 “晓得啦,肯定不会出差错。”

 工人们一边干活一边回答。

 每搬完一个火油桶,他们顾不上休息。

 迅速返回起点,再次投入到下一轮的搬运工作中。

 “这次搬稳些,别磕着了。”

 “放心,一定小心着呢。”

 城楼上弥漫着火油的刺鼻味道和人们辛勤劳作的气息。

 从城楼往下看。

 一支骑兵队在城外的空地上,马蹄飞扬,尘土漫天。

 将军代知栋手下的猛将刘云飞。

 身着玄色劲装,腰佩寒光闪闪的长刀。

 双腿一夹马腹,如一阵旋风般冲入骑兵队伍中。

 刘云飞眼神犀利,大声吼道:

 “都给我打起精神!练不出本事,上了战场就是死!”

 “刘将军,我们定当拼命!”骑兵们回应着。

 只见刘云飞抬手挽弓,弓弦颤响。

 一支羽箭如流星般射出,稳稳地命中远处的靶心,他厉声道:

 “看到没有,要快、准、狠!”

 一名骑兵佩服地说道:

 “将军好箭法,求将军指点一二!”

 刘云飞二话不说,夺过那骑兵手中的弓箭。

 双腿控马,侧身拉弦,瞬间又是一箭飞出,再次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