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花好色 作品

第22章 八面玲珑,整肃家风(第2页)

 衙役接到报案,当即急匆匆寻到县衙后院。

 知县见他一脸焦急,也是个通透之人,寻了个借口出去。

 “县令大人,张家人来报案!”

 旋即,衙役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南海知县面色一变,来回踱步道:“此事涉及张家,不好办呐!”

 张家盘踞南海县二百多年,树大根深,盘枝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

 更别说那张静斋还当过一任县令,在官场上还有些人脉。

 若是闹翻了,免不了两败俱伤!

 作为地头蛇,张家不一定会怎么样,

 反过来,张家若是一门心思搞事,他这个南海县令还能不能安安稳稳的走完这一任,尚且还是两说呢。

 这么一来,县令心里难免不快。

 想了想,县令皱眉问,“可是把人绑到县衙了?”

 他的脸色很不好看!

 在他的治下发生这种事,无不说明在教化这个问题上出了大问题。

 与后世经济挂帅不同,封建王朝的政绩考核中,教化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比什么人口、田亩增长这类硬指标,要好达成得多。

 一般而言,若是治下不断地涌现风流才子,通过科举获得功名,那么作为父母官,县令的政绩也会非常漂亮。

 教化当然不止这点,乡风民风一方面。

 在男女大防的时代,通女干这种事情,一旦传扬开,立时成为他教化一方的污点。

 虽不至于招致朝廷问责,可升迁之路崎岖坎坷,也是不争的事实。

 县令虽已是五十二岁高龄,但对于权色一道,却是十分恋栈,心心念念着升官发财。

 阻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

 谁阻了他的道,就是跟他过不去!

 衙役怔了一下,呐呐道:“这倒不曾,那僧官畏罪潜逃,风月女子则被押在关帝庙前的戏台底下,正等候县令大人您亲审哩......”

 县令闻言,面色稍松。

 “那就让人备轿,通知师爷与我出城审案。”

 看来那张家,还是识得大体,没有与他翻脸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