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南墙 作品

第361章 投资意向(第2页)

 版权费用方面,李云只出售了电影国语版权,一口价二百万,没有参与分成,不是李云嫌钱多咬手,一方面,李云深知这部电影需要烧钱的程度,制作特效,那是论秒算钱的,这部电影拍下来,估计得十几个亿。

 宋一宁还要四处求爷爷告奶奶拉赞助。

 二来,就是李云的初心作祟,他想尽快将这电影推上大屏幕,不想在钱的方面拖后腿。

 第三就是李云真烦透了这种分成制度,赚的钱确实多,但苦恼也多了不少,要看住影院方面偷票房,要看住公司方面做假账,还要玩命地配合电影发行方做宣传。

 李云还是个学生,过多参与这些会让人垢病,自己身不正,被人利用后会极大地影响自身的作品,寒蝉和大和的一些人一直蛰伏着,想找机会干自己一下。要是让他们得逞自己百口莫辩,要是学校在处理自己一下,自己可算是毁了。

 这不是小题大作,有心人一定会将火引到学校,百年清誉,岂能为自己毁于一旦?君不见,现在的网络上,一点小事都能上升到整个城市或整个地域没有素质?几个网红曝光一些大学生的恶心事,所在大学第二年招生都费劲。

 这个时期,小心胜过一切。

 当然,这些事只是在李云的心里,并没有跟别人说,但在其他人眼里,李云只收区区二百万版权费用,简直是良心到家的价格。甚至宋一宁之前都做好了加大分成力度的准备。

 他在《山楂树之恋》电影中看到了成为大导演的希望。同样,他在《封神演义》中看到了世界级知名导演的契机。这部电影如果搞得好,出口欧洲都不是梦想。

 华夏电影出口欧洲,在华夏简直是神话一般的存在,之前虽然有电影出口外国,或者选择在全球上映都被央视报道过。但行内人都知道,就没有一个赚到钱的。典型的赔本赚吆喝。

 外行人不知道,内行人哪个不一清二楚?

 没想到,李云只要了区区二百万,宋一宁都想抱李云狠狠地亲两口,倒不是宋一宁拿不出更多的钱,只是参与分成了,就会有监督,一个人干活,上面多一双眼睛就多一层麻烦,甚至宋一宁之前都提出过,可以多给分成,只求不要过份监督就行。不过没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