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没有爱 作品

第496章 新的战略!

结果参谋长却露出一丝神秘的笑容说道:“没出问题,装备不但不过时,反而十分先进,现在的第 43军可以说是我们的拳头部队了。”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兴奋和期待,仿佛看到了第 43军在战场上大显身手的场景。

“啥意思?”莫德尔有些摸不着头脑,一脸疑惑地说道。他被参谋长的话弄得一头雾水,不明白第 43军为何突然成为了拳头部队。

“你自己看看,这是发来的装备清单。”参谋长也没多解释,将一份清单递了过去。

莫德尔接过清单,眼睛越睁越大,不自觉地咽了咽口水,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样说道:“上帝啊,这是真的?居然还有装甲车,都是最新款的?另外还有自行反坦克歼击车?”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惊讶和喜悦,没想到第 43军会得到如此先进的装备。

“这不就是装甲掷弹兵师么?为什么要改名机械化步兵师?”莫德尔有些疑惑地问道。他对部队的编制和命名有些不解,不明白为何要将装甲掷弹兵师改名为机械化步兵师。

“我的天呐,早知道有这么好的武器装备,我就让直属的第 255,267、293步兵师以及 286警卫师换装了。”莫德尔彻底凌乱了,他满心懊悔自己当时不问清楚状况,以为只是一次普通整编,结果没想到直接给他送来一个主力部队。

原本第 43军战斗力属于一般,比二线强一点,比一线又弱,一直都被他当做预备队使用。

“现在看来,第 43军成为主力部队了,下一次战斗就要让他们上战场了。”莫德尔苦笑一声说道,同时脑海中闪过一丝大胆的想法:“也许我们该来一次反击。”

他开始在脑海中谋划着反击的具体方案,思考着如何利用第 43军的强大装备优势,给苏军来一个措手不及。他想象着第 43军在战场上如钢铁洪流般冲向苏军阵地,将敌人打得落花流水的场景。

他设想了各种可能的情况,包括苏军的反应、战场的地形以及天气的影响,力求制定出一个完美的反击计划。

莫德尔元帅所率领的部队,此前在漫长的战斗与消耗中,已然疲惫不堪,物资补给也几近枯竭,士气低迷。

然而,施佩尔费尽周折送来的补给宛如一场及时雨,为莫德尔的部队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莫德尔深知,这是扭转战局的关键契机,一旦错过,后果不堪设想。

他立即召集麾下将领,在昏暗的指挥部中,借着摇曳的烛光,对着大幅作战地图展开了紧张而周密的战前部署。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决绝,手指在地图上缓缓移动,详细地阐述着每一个作战计划的细节。

经过反复商讨与论证,反击计划最终敲定,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一触即发。

反击伊始,德军势如破竹。

在先进武器的强大火力掩护下,德军士兵们如饿狼般疯狂地向苏军阵地扑去。

莫德尔精心策划的战术发挥了巨大作用,德军巧妙地利用地形,采取穿插迂回的战术,成功突破了苏军的第一道防线。

战场上硝烟弥漫,枪炮声震耳欲聋,德军士气大振,一路高歌猛进。

在激烈的交火中,不少苏军部队被德军分割包围,德军趁机发动猛攻,消灭了大量苏军有生力量。

一时间,战场上苏军尸横遍野,鲜血染红了大地。

然而,苏军毕竟是一支拥有强大战斗力和顽强意志的军队。

在短暂的慌乱之后,苏军迅速冷静下来,开始组织反击。

苏军指挥官凭借着丰富的作战经验,迅速洞察了德军的战术意图,果断调整部署。

他们从后方紧急调来了精锐部队,对德军实施反包围。

苏军的坦克部队在炮火的掩护下,如钢铁洪流般冲向德军阵地,强大的冲击力让德军士兵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随着苏军的反击逐渐展开,战场局势发生了急剧变化。

原本占据优势的德军,此刻陷入了苏军的重重包围之中。

德军的进攻势头被彻底遏制,士兵们开始陷入恐慌。

好在关键时刻,德军指挥官也开始身先士卒,让德军士兵们重新振作起来,与苏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双方展开了激烈的阵地争夺战,每一寸土地都要经过反复争夺。

战场上的局势瞬息万变,时而德军占据上风,时而苏军又夺回失地。

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都没有丝毫退缩之意。

战斗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双方的士兵们都杀红了眼,战场上弥漫着一股令人窒息的血腥气息。

天色渐暗,战斗仍在继续。

莫德尔知道,这样下去,德军必将陷入绝境。

他不得不重新审视战场局势,思考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苏军方面,也在加紧进攻,试图一举消灭被包围的德军。

莫斯科的天空被厚重的铅云所笼罩,凛冽的寒风如同一头猛兽,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横冲直撞。

克里姆林宫的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得如同外面的天气,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大胡子斯大林,正坐在那张巨大的办公桌前,他的手中夹着一支香烟,那淡淡的烟雾在他的脸庞前缭绕,却无法掩盖住他脸上深深的忧虑和紧锁的眉头。

就在不久前,他刚刚听取了一份令人震惊的汇报——德军在战场上突然涌现出大量先进的武器装备,数量之多、威力之强,都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起初,斯大林并没有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毕竟在战争年代,新式武器的研发和投入使用几乎是每年都会发生的事情。

而且,当时苏联红军在前线的形势还算不错,胜利的天平似乎正逐渐向他们这边倾斜。

所以,他觉得这不过是德军的一次常规军事升级,并不会对大局产生太大的影响。

然而,当他收到朱可夫元帅发来的加急电报时,他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朱可夫在电报中详细描述了最近一次战斗的惨烈状况:苏联红军在这次大规模反击中,遭遇了德军前所未有的顽强抵抗。

那些新型武器的威力让苏联红军的士兵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几天的激战过后,苏联红军不仅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战果,反而自身损失惨重——伤亡人数超过了十万人,坦克更是损失了两千余辆。

尽管此时苏联的 t - 34坦克产量已经大幅增加,但如此巨大的消耗,也让苏联的军事资源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又出动大量的新型武器?而且还比上一次的更先进。”斯大林看着电报内容,烦躁地说道,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难以掩饰的愤怒和不安。

“是的,领袖同志。我们这一次的大规模反击,再次被德军的先进武器给击溃了。”秘书站在一旁,面无表情地回答道。

他的声音很平静,但在这平静的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忧虑。

听到秘书的回答,斯大林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了。

他猛地将手中的香烟按在烟灰缸里,语气不善地吼道:“该死的,情报部门到底是干什么吃的?为什么德军突然拥有如此先进的武器,居然一点消息都没有?一群废物!”

在斯大林暴怒的状态下,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负责情报的军官站在角落里,浑身颤抖,额头冷汗直流。他的内心充满了恐惧和委屈,他很想开口解释,但却不知道从何说起。

难道要说自己并没有收到任何关于新式武器的消息吗?

可前线的惨败又摆在眼前,这让他感到无比的绝望和无助。

“看样子情报部门要好好派人整顿了,要不然下一次的反击战,还会被德军的新式武器给打得措手不及,损失惨重。”斯大林喃喃自语道。

这句话虽然声音不大,但却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会议室里掀起了一阵波澜。

负责情报的军官听到这句话,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他的双腿一软,差点一屁股坐在地上。

“伟大的领袖同志,我,我……”负责情报的军官结结巴巴地想要开口解释,但他的大脑一片空白,根本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行了,去处理一下。”斯大林瞥了他一眼,淡淡地说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失望和无奈,仿佛对这个情报军官已经失去了信心。

“是!”负责情报的军官如获大赦,松了一口气道。

同时,他在心里暗暗发誓,这一次一定要好好整顿情报部门,绝不能再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你说为什么会失败?”斯大林自言自语地说道,他的目光望向窗外那一片被冰雪覆盖的城市,看似是在问秘书,又像是在问自己。

“领袖同志,将朱可夫元帅请来一问不就知道了?”秘书在一旁小心翼翼地建议道。他的声音很轻,但在这安静的会议室里却显得格外清晰。

斯大林听了秘书的话,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没错。”

很快,一封加急电报就被发往了前线,朱可夫元帅接到电报后,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马不停蹄地赶回了莫斯科。

当他走进克里姆林宫的会议室时,看到的是斯大林那严肃而又愤怒

的表情。

“我们不是拥有强大的装甲部队,以及庞大的喀秋莎火箭炮部队,甚至在敌占区还有百万游击队为我们协助作战,怎么还是无法消灭德军?甚至还被德军打了两次反击战?”斯大林看着朱可夫,生气地问道。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疑惑和不解,仿佛在质问朱可夫为什么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为什么我们拥有如此强大的部队,甚至同盟军还在为我们源源不断地补充军事物资,依然无法战胜衰弱的德军?”斯大林紧接着又抛出了一个问题,他的眼神紧紧地盯着朱可夫,似乎想要从他的脸上找到答案。

面对斯大林一连串的反问,朱可夫陷入了一阵沉默。

他的内心充满了痛苦和自责,他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或者不该说什么。

他深知这一次的失败给苏联红军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让斯大林对他产生了质疑。

看着沉默的朱可夫,斯大林叹了一口气,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问道:“告诉我,到底伤亡多少人。”

对于朱可夫这名心腹爱将,斯大林是不愿多责骂的。

毕竟在过去的战争岁月里,朱可夫曾替他指挥过不少关键战役,正是靠着朱可夫的出色指挥,苏联红军才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才有了今天的局面。

“大约伤亡十一万士兵,坦克被击毁两千三百辆,被炸毁的火炮超过一千五百门,卡车等装备也是不计其数。”朱可夫低着头,坦白地回答道。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愧疚和无奈,仿佛在向斯大林承认自己的失败。

“为什么又损失这么多部队,以及武器装备?”斯大林听到这个数字,又有些愤怒地吼道。

他实在无法理解,为什么在拥有如此强大军事力量的情况下,还会遭受如此惨重的损失。

“对不起,领袖同志,请您处罚我,一切都是我的指挥失误,我没有料到这一次会有这么多先进的武器装备。”朱可夫有些无奈地说道。

他的脸上写满了痛苦和自责,他觉得自己辜负了斯大林的信任,也辜负了苏联红军全体将士的期望。

“处罚肯定会有的,要不然怎么给那些牺牲的战士一个交代。”斯大林猛地吸了两口烟,缓缓地说道,“不过现在要做的就是弄清楚德军的那批新式武器到底是什么,在哪生产的,产量如何。只有了解了这些,我们才能找到应对的办法。”

朱可夫点了点头,他明白斯大林的意思。

在战争中,情报就是胜利的关键。只有掌握了敌人的武器装备情况,才能制定出有效的作战计划。

“领袖同志,那下一步的战略?”朱可夫问道。

他知道,在当前的形势下,必须尽快制定出下一步的战略计划,否则苏联红军将会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