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浆油条热干面 作品

第264章 登基

 大汉!

 “好!”

 “确实是个好国号!”

 诸多师兄师姐一致赞同。

 自此,新朝国号确立。

 “陛下。”

 许文才又说道:“还有一事,不知道臣当讲不当讲。”

 “你说便是。”

 陈三石来到主位坐下,自己给自己倒了杯茶水。

 “国号为大汉,实在浩瀚大气,只是……”

 许文才扭扭捏捏。

 陈三石调侃道:“有什么说什么,我还能砍你的头不成?”

 “诶!”

 许文才这才说道:“陛下有没有觉得,自己的名字实在是有点……”

 “上不得台面!”

 汪直直言不讳地说道:“师弟,你哪里见过一个皇帝,叫什么二牛三柱子的,你这‘三石’实在是有些难登大雅之堂!”

 三石这名字,本来就是燕边村的土名,确实没什么讲究。

 “照你们这么说。”

 陈三石顿了下,“我还得改个名字?”

 “起码日后写登基诏书的时候,不能写三石这个名字。”

 许文才建议道:“但也不必大改,臣有个主意,三石为磊,坚不可摧,亦有‘磊落不凡’之意,暗合汉象,陛下意下如何?”

 “磊?”

 陈三石思量片刻:“好,就这么定了。”

 “好!”

 许文才继续道:“陛下,封禅登基大典的事情基本上已经准备完毕了,只剩下登基诏书还没有准备,臣还在挑选人选。”

 历来登基诏书,都要由世间有名的大儒来纂写,以此来平天下士人之心,安抚黎民。

 天下初定,民生未安。

 陈三石本着节俭的原则,原来是不打算去紫薇山封禅的,可这当中还关乎到玄气能否顺利转化为国运,不敢倏忽大意。

 至于紫薇山,以及其它各州曾经丢失的土地,在淝水结束之后,修士撤走,各国哪里还敢守,早就乖乖归还。

 所以不论是登基诏书,还是封禅大典都不能够出现纰漏,无非是一切从俭,不铺张浪费。

 只是这诏书差不多半个月前就开始准备,到现在也没定下来人选,八成是有什么麻烦。

 “把他们都叫过来吧。”

 陈三石开口道:“我亲自来选人。”

 “臣遵旨。”

 许文才似乎有些担忧,但还是照做。

 不出半个时辰,京城六大儒就全部被带到冠军侯府来。

 哪曾想,为首来到厅堂内后,开口就骂:“陈猎户,贼子陈!朝廷对你恩重如山,何故谋逆造反?!”

 “大胆!”

 冯庸厉声呵斥道:“钟离智,别以为你有点名气就能大放厥词,再敢对当今圣上不敬,小心诛你的九族!”

 “诛我九族?!”

 钟离智冷笑起来:“贼子陈,你就算是诛我十族,钟某人也绝对不给你写登基诏书,你也永远是叛贼!”

 诏书之所以拖延到现在,就是因为这些此人并不愿意配合。

 “找死!”

 冯庸咆哮着就要拔刀。

 陈三石抬手示意他退下,然后静静地看着地上的大儒,淡淡道:“钟大人读书是为了什么?”

 “……”

 钟离智愣了下,然后理直气壮地答道:“自然为江山社稷,为黎民百姓!”

 陈三石又问道:“那朝廷和百姓,对于钟大人这类读书人来说,哪个重要?”

 “这,这……”

 钟离智结结巴巴地说道:“圣人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自然是百姓重要。”

 “原来你明白。”

 陈三石微微眯起眼睛,语气随着词句推进逐渐加重:“那么敢问钟大人,曹氏江山近百年来给百姓做过什么,是灵禾荼毒还是连年战乱,你钟离智身居高官住在京城之内,除了帮着曹家拟写文章蒙蔽苍生,又为百姓做过什么?!

 “而我和我的弟兄,用成千上万条命,堆积如山的尸体,历经千难万险,终于铲除灵禾,平定天下!

 “这江山,朕难道坐不得?!”

 最后一句,如神威天罚,振聋发聩,令人神魂颤栗。

 “……”

 钟离智再也找不到反驳之处,只能哆哆嗦嗦地说道:“贼子陈!不论你怎么狡辩,我们都不会给你写诏书的!”

 “朕没打算求你们!”

 陈三石豁然起身,龙眸穿透人心:“你们这些人,无非是前朝的走狗,曹家的家奴,算什么读书人,又算什么大儒?!

 “这登基诏书用你们手里的笔来写,朕看反而名不正言不顺!”

 “……”

 钟离智壮着胆子,咬牙切齿地说道:“既然不用我等,那就把我们杀了吧!”

 “杀?”

 陈三石冷笑:“不,朕既不用你们,也不杀你们。”

 几名大儒神色一凛,面面相觑,不知道对方在打什么主意,心中没来由地发慌。

 只见白袍的目光从他们身上一一扫过:“几位大人的卷宗我看过,如果没记错的话,你们好像都是世代读书,世代在京城为官吧?

 “如此说来,你们除了在书本上看,实际好像也没有真正见过百姓,长什么样子。

 “冯庸啊。

 “革了他们的官职,从此以后,子子孙孙不得参与科考入朝为官,然后送到北凉云州鄱阳县城外,给他们找几块田地,不要良田也不要劣田,再给他们发一套农具,也让几位大人好好看一看,什么是百姓,什么才是江山社稷!”

 去当农夫,世世代代不得为官?!

 听闻此言,原本连死都不怕的几名大儒脸色顿时变得无比难看,发狂似的朝前方扑来。

 “贼子陈!”

 “我们跟你拼了!”

 “……”

 不等近身,就被厅堂内的侍卫全部扣押带走。

 “陛下。”

 许文才忧虑道:“会不会影响诏书?”

 “要是这些人能影响国运诞生,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清亮的声音响起,一名穿着长袍腰间悬着玉佩的青年男子迈步走入厅堂,抱拳躬身一礼:“臣唐盈科参见陛下!盈科斗胆自荐,陛下的登基诏书,就由臣来纂写,不知可否?”

 “有何不可?”

 陈三石毫不犹豫地说道:“就交给你来写,我倒是要看看,那些曹氏家奴,到底能不能影响国运!”

 此人乃是当初他在凉州选锋时相识之人,后来回京高中状元,年纪轻轻也算是一方文豪。

 北凉起兵之后,他们私下里也有书信往来。

 拟诏之人确定,诸多事宜准备完毕。

 九月初。

 陈三石正式在大明宫太极殿,接受正统皇帝曹焕的禅让,身穿龙袍加龙冕,坐于龙椅之上,接受文武百官参拜。

 九月中旬。

 他率领文武百官前往紫薇山,亲力亲为重建太庙,在山巅开坛祭天,封禅告祖,昭告天下。

 登基诏书曰:

 皇帝臣磊,敢用玄牡,昭告皇皇后帝:盛历世二十有一,践年三百五十有六,四海困穷,王纲不立,五纬错行,灵祥并见,推术数者,虑之古道,咸以为天之历数,运终兹世,凡诸嘉祥民神之意,比昭有盛数终之极,汉家受命之符。

 磊虽山野出身,众无一旅,仰愤时难,俯悼横流,投袂一麾,则皇祚克复。及危而能持,颠而能扶,奸宄具歼,僭伪必灭。诚否终必泰,兴废有期。至於拨乱济民,大造盛室,因藉时运,以尸其劳。加以殊俗慕义,重译来款,正朔所暨,咸服声教。至乃三灵垂象,山川告祥,人神和协,岁月兹著。是以群公卿士,亿兆夷人,佥曰皇灵隆鉴於上,盛朝款诚於下,天命不可以久淹,宸极不可以暂旷。遂逼群议,恭兹大礼。猥以寡德,托于兆民之上。虽仰畏天威,略是小节,顾深永怀,祗惧若厉。敬简元日,升坛受禅,告类上帝,用酬万国之嘉望。克隆天保,永祚于有汉。惟明灵是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