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人世间、周秉坤(1)(第2页)
回忆着之后的剧情走势,距离剧情正式发展还有二年的时间。
周秉坤是五二年出生,今年十五岁,虽说号称初中毕业,可实际上初一都没念完。
原剧里的周秉坤,这一生过得实在是太苦了。
可就是这个在所有人眼中最没“出息”的小儿子,却默默撑起了整个家,给了周秉义和周蓉出去闯荡、追求梦想的机会。
秉义一生都在为人民奔波,秉坤一生都在为家庭操劳,周蓉一生却都在为自己而活。
周秉坤留在家里照顾母亲,被安排工作,这看似普通的安排,却成了他平庸又苦难一生的开端。
起初,他在木材加工厂当抬木工,每天都要和沉重的木材打交道,肩膀常常被磨得皮开肉绽。
后来又去了酱油厂当出渣工。
周蓉出事之后,把孩子冯月送了回来,他二话不说,又当爹又当妈,照顾着姐姐的孩子。
祸不单行,母亲也因为周蓉的事突发脑溢血昏迷不醒。
他一个人忙前忙后,既要照顾年幼的孩子,又要守着昏迷的母亲,生活的重担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
又因为京都诗人冯化成的那首诗,他无端被牵连,进去待了大半年。
在这期间,撑起周家的,正是那个没文化没工作,还带着一个孩子的郑娟。
郑娟不辞辛劳,伺候一家人的吃喝,每日给周母按摩,整整两年,周母才完好无缺地醒过来。不得不说,秉坤一个人是撑不起这么个家的,一多半要靠郑娟。
在酱油厂的日子平淡又忙碌,同时还结交了几个好朋友。
直到有一次,厂里举办活动,周秉坤为了能在活动中露一手。
最终,他的节目脱颖而出获了奖。这一获奖可不得了,他瞬间在厂里出了名,大家提起周秉坤,都竖起大拇指。
没成想,这出名还带来了意外之喜。
市革委会的宣传部听闻了他的才艺,向酱油厂寄来了一份借调令,点名让周秉坤到群众文艺办公室去做一份名为《红齿轮》杂志的责任编辑。
周秉坤拿到借调令时,手都激动得微微颤抖,这是改变命运的一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