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642章 歼11涡扇验证机(第3页)

 如今经过八三工程和十一号工程连续两个项目的磨砺之后,华夏国内的航空技术研发能力已经明显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这自然是个好现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把常浩南从一些琐碎项目中解放出来。

 就比如歼11ws。

 这架飞机严格来说并非涡扇10项目的一部分,但对于涡扇10来说又不可缺少。

 如果也和发动机本身一样需要他亲自负责完成,那整个项目恐怕至少要比现在延宕一年左右。

 如今对方表示能靠自己完成,常浩南自然也不会强行要求横插一脚,而是干脆直接换了个话题:

 “对了,我之前听师姐说,盛飞这边今年新从曙光集团采购了两台新的超算?”

 两个问题之间巨大的跳跃性让何明一愣,紧接着点点头:

 “对,一台去年下半年才开发出来的曙光2000-1,性能大概能赶上93-94年的国际水平,还有一台是曙光2000t,就是曙光集团跟您的火炬集团那边联合开发的型号,说是从硬件上专门优化了torch multiphysics的计算效率。”

 “曙光2000t都已经能买到了?”

 常浩南去年年初一人领三个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时候,跟科学院计算所所长兼曙光集团董事长李杰院士聊过“捆绑销售”的构想。

 不过这个思路的难点其实主要在硬件上,需要火炬集团做的事情不算多,只要把专业提升版的功能再剥离出来一部分增加到专业版上,给曙光2000t做个面向全球用户公开发行的定制授权版本即可。

 所以之后他就委托给下面的技术人员去干了,百忙之中也基本没怎么再关注过。

 结果现在才过了短短一年,曙光集团那边竟然连机器都拿出来了,效率属实有点离谱……

 “还没正式发售,算是公开测试阶段吧,曙光集团那边承诺后续如果有问题的话,会负责售后维护,所以我们就提前买了。”

 何明简单解释了这台机器的来历,接着话锋一转:

 “常总现在需要用超算?”

 “对。”

 常浩南自然没必要跟这边客气,干脆利落地回答道:

 “之前答应别人帮着研究几个算法的适用性,得拿超算跑一跑。”

 “可以倒是可以。”

 何明当然也不可能拒绝,但在同意之后,却又稍作迟疑:

 “不过我们大概只需要两三天功夫就能把新飞控给整合进去,您这边的研究……”

 常浩南摆摆手:

 “两三天足够了,那几个算法都是从我的成果里衍生出来的,没什么难度……”

 何明一时语塞。

 “那……总之机房管理都认识您,所以直接去登记一下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