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708章 我 们 仨(第2页)

 实际上,哪怕到了这一步,他也还是没往自家人被干死了的角度去想,主要是担心会不会是被当地的反间谍机构给控制了。

 因此,桑松的第一反应是联系德国和意大利的同行。

 因为这两个国家的情报人员同样伪装成了媒体,也因此跟法国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住在同一家酒店。

 要是真被对方的安全机构给搞了,那基本上全都跑不了。

 英国人当然也在,但在桑松一个法国人看来,海峡对岸的那帮昂撒蛮子实在算不上自己人。

 另外也在这家酒店的还有一家西班牙媒体,但他们真的单纯只是媒体,并没有涉及到情报工作。

 结果也是丝毫不出所料。

 全都联系不上。

 这下更加证实了桑松的猜想——

 我们的情报人员,应该是被人给扬了。

 应该说,他的猜测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没错的。

 只不过此扬非彼扬。

 被对方安全机构扬了,这属于情报机构领导的巨大失职。

 因此,桑松的第一反应是,先把这件事给压下来。

 尽管情报人员被捕,而且是连着不知情的真正媒体工作人员一起被捕,属于足以振动国民的大事,不可能真的瞒天过海。

 但至少可以想办法把锅给甩出去。

 当地时间第二天凌晨,0时20分。

 在巨大的甩锅压力下,桑松在半小时后就从家赶到了情报总局的办公室,跟另外两位同样因为担心背锅而被迫加班的同行开了一场电视电话会议。

 一番例行的扯皮和无能狂怒之后,三人都意识到,目前的最大麻烦是,盟军行动开始之后,他们已经断掉了跟巴尔干地区官方的联络渠道。

 也就是说,现在哪怕想要跟对面谈条件,都说不上话。

 “或许……我们可以试着找第三方国家来协调一下?”

 桑松率先试着提议道。

 “第三方国家?比如呢?”

 意大利对外情报和安全局局长西莫内·克罗塞托耸耸肩,显然并不非常看好这个思路:

 “而且更主要的是,我们手里没有筹码。”

 本来,欧盟内部针对巴尔干的意见就不统一,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应该采取极限施压的策略,这样才能保证利益最大化。

 一旦真的撕破脸皮,反而没了转圜余地。

 只不过,过于的自信以及美国人在后面的煽风点火还是让这种相对理智的声音最终被淹没。

 而克罗塞托当初就是这一观点的重要支持者之一。

 如今说话自然是带着几分阴阳怪气。

 “交换情报人员的事情以后再说,当务之急是我们得尽可能多地掌握情况,这次失去联系的可不光是我们的特工,还有几家媒体的不少人,根本瞒不了太长时间,到时候如果我们面对质询一问三不知的话,情况可就麻烦了……”

 联邦情报局负责人沃尔克·吕德勒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德国人形象,性格古板且不苟言笑,看到另外两个同行似乎有内讧起来的倾向,赶紧在中间打了个圆场:

 “之前两德统一的时候,为了表达善意,我们情报局吸纳了一部分史塔西的成员,虽然安排的都是不触及核心业务的工作,但还是可以利用一下这些人脉,跟我们的老对手联邦安全局联系一下,让他们做中间人。”

 哪怕在冷战时期,铁幕双方都保留着相当通畅的信息交换渠道,更别提现在了。

 “但是……这件事也有可能就是fsb在后面搞鬼,要知道当时的电视转播信号突然被掐断,我们所有的媒体和情报人员几乎同时断了联系,这么高水平的反间谍作业,光靠巴尔干地区的安全部门恐怕很难做到。”

 桑松还是有些不放心:

 “现在我们就这样去联系对方,会不会……”

 他还是有点担心丢脸。

 克罗塞托抓紧一切机会,继续阴阳怪气:

 “没关系,反正我们在过去半个世纪里面也经常丢这种人,不在乎多这一次两次……”

 吕德勒知道现在不是吵架的时候,赶紧在桑松红温之前插上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