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850章 京城电镜中心(第3页)

 只是这钱。

 肯定还是要花。

 “那光是你说的这套东西算下来,折合成本币一个亿怕是打不住了吧……”

 唐林天感觉有点牙疼。

 2000年度整个京航的到校科研经费加在一起,也就是将近5个亿。

 这已经是在1999年基础上提高一倍之后的数字了。

 常浩南只是买一波设备,甚至还不是建成整个实验室,就干进去将近四分之一……

 哪怕他是校长,这个板也不好拍。

 科研是这样的,一线技术人员只要投入到项目中专心研究就好了,可是后方人员要考虑的事情就很多了……(bushi)

 常浩南上辈子毕竟也经历过经费申请方面的煎熬,自然能理解唐林天的难度:

 “这种大型设备,基本都是一案一价,所以具体费用得根据品牌、型号还有谈判情况来定,毛估一下的话,全套设备下来可能确实要1.2亿左右。”

 这一次,还没等唐林天心肺暂停,他就又补充了一句:

 “不过,咱们这毕竟是联合实验室,所以我们火炬集团也会负担其中一部分费用。”

 唐林天稍微松了口气。

 但不多。

 “另外,这个电镜中心也不是只能产出科研成果,还是能给学校……当然还有我们实验室带来一些经济效益的……”

 常浩南继续加码:

 “比如给其它研究机构的人做电镜检测,一次收个几百上千块不过分吧?”

 “这样细水长流算下来,过上一些年甚至有可能把投资给赚回来……”

 这个就是纯纯的画饼了。

 电镜主要是生物学和材料学领域用的比较多。

 有道是“电镜拍的好,论文少不了”。

 但眼下2000年左右,还没到这俩学科爆发的时候,就算电镜中心开门揽客,也不至于像20年之后那样单子多到排不开。

 不过这个由头主要是为了让唐林天说服自己——

 常浩南能看出来,对方还是想要投这笔钱的。

 只是需要咬牙。

 果然,在低头看着茶水沉默了一段时间之后,唐林天重新抬起头来:

 “我印象里,今年年初的时候,科技部、财政部、京城市科委还有科学院,想要成立一个国家级的创新性高端基础科学研究平台。”

 “如果能拉到这个项目,你也愿意和这些单位联名的话……钱的问题倒是不难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