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866章 就叫涡扇20吧!(第2页)

 “我们这个新型运输机,可以直接参考伊尔76的机身截面,保持或者略微减小宽度,主要减小长度和翼展。这样虽然体量上只比c130大20吨,但是实际可装载货物的体积要多得多,对于中小型国家来说,一种型号包打全部需求,而对于我们来说,也可以作为轻中重搭配中的轻型运输机来用。”

 “甚至还可以考虑在设计的时候就在机翼外侧布置空中加油所需的硬件系统,只要在机舱里安装油罐,就能承担一部分空中加油机的职能……”

 常浩南的思路,其实就是一机多用。

 世纪之交这会的人,尤其是96年以后,重新开始承担外部军事压力的华夏人,其实很难想象进入21世纪之后,世界各国的武备废弛程度有多么夸张。

 毕竟冷战时期,很多军队的目标就已经是“让国民以为自己受到了保护”。

 现在没了来自华约的威胁,那即便没有军队,国民也可以认为自己已经受到了保护。

 所以,别说字面意义上的小国,哪怕是一些过去可以被称为“列强”的国家,军队也是能混一天算一天。

 什么战略运输需求?

 几年都未必能赶上一次的玩意。

 真到了那个时候,去租几架战略运输机嘛。

 抱着这种心态的国家可是相当不少……

 而在听过了常浩南的完整计划之后,丁高恒并没有继续犹豫太久,便开口回答道:

 “装备研发的事情,谁也不可能一言堂,所以具体是否立项,还是要经过航空工业那边的判断,还有上级批准才行。”

 “当然,从我个人的角度看,你的想法应该是可行的……”

 实际上,能表态到这一步,其实就已经是答应的意思了。

 搞技术的,又是领导,自然不可能把话给说得太满。

 “那就麻烦丁主任了……”

 常浩南也松了口气。

 涡扇10设计定型之后的那三个新型号,毕竟是航空动力集团成立后第一批自主立项的项目。

 虽然从他一个重生者的角度看,以后肯定都大有市场。

 但总归还是提前找好下家比较稳妥。

 否则万一他这边研发进度太快,发动机都定型了还没找见合适的装机项目,那可就尴尬了。

 “对了,小常。”

 丁高恒说着把已经记满大半页的笔记本给合了起来:

 “这个新型号发动机,你们准备叫什么?”

 正式的装备型号名称其实是军队给的,有些时候厂家会有另外一套命名系统。

 比如歼5,就是东风101,歼6是东风102……

 但后来国内的研发工作长期处于乱套的状态,逐渐也就放弃了这套规律。

 对于本就是按照军队要求研发的,基本就是直接叫型号名称。

 反过来,军队有时候也会参考厂家的叫法。

 “涡扇20吧……”

 常浩南几乎想也没想,就把这个名字给安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