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923章 请君入瓮(日万,求一波月票~)(第2页)

 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常浩南都没有参与其中。

 主要是在这一桌人里面,他确实是人微言轻,在没有被邀请发言的情况下也不好主动表态。

 不过,他倒也乐得清闲,只是从公文包里翻出纸笔,偶尔记录一些通报回来的消息。

 “咳咳——”

 终于,坐在首位上的张老打开面前的话筒,轻轻咳嗽了两声。

 这显然是领导准备表态的信号。

 因此,原本略显嘈杂的会场很快安静下来。

 “同志们,我首先强调一点。”

 张老的声音相比两年前,似乎变得更加苍老了一些,不过仍然坚定有力:

 “关于本次突发事件的公开表态和对外层面上的处置,不是我们军人的职责范围。”

 “所以,我们这次讨论的话题,还是应该限定在在军事层面以内。”

 这下子,就算是定调了。

 而军事层面的讨论,说起来好像范围挺广。

 但总结起来,其实也就是一个问题——

 小灌木丛先生几小时前在电视里说的“做出回应”,到底包不包括战争手段?

 意见迅速分为完全性相反的两派。

 一部分人觉得,对方很可能只是嘴上说说,未必会真的大规模动用武力。

 倒不是说这些人会觉得美国热爱和平。

 主要还是个观念的问题。

 2001年这会,还没有所谓反恐战争的概念。

 所以,尽管大家都认为,这次事件对于美国人的刺激必定不小。

 但在不少人的概念里。要说发动战争……

 似乎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

 但另一部分人则针锋相对,表示这一波的影响堪比偷袭珍珠港,在这种情况下,目标已经不重要了。

 哪怕是虚空索敌,也得找个倒霉蛋把锅给背了。

 否则美国老百姓的气往哪撒?

 你来我往的争论当中,坐在常浩南旁边,负责空军的乔晨青稍稍凑到常浩南旁边,小声问道:

 “浩南同志,你刚刚……好像一直都没说过话吧?”

 目前纸面上的空军司令员仍然是此前和常浩南见过几面的刘尧顺,不过他的身体情况已经不允许进行高强度的工作了。

 因此日常事务主要就是由乔晨青负责。

 面对这个问题,常浩南心说在您老人家来会场之前我其实说过,只不过内容足够吓死个人……

 当然,这话也就是在心里面过一遍。

 表面上,他还是点了点头,当即表态:

 “听首长们发言的机会不多,我还需要多学习一些。”

 实际上,在过来的路上,常浩南是准备说点什么的。

 但确实没想到,总参二处的负责人会直接站到台子上面。

 这个情况就有些复杂了。

 要知道,二处本身就负责情报收集。

 而常浩南的发言中,必然会涉及到相当一部分西亚地区的信息。

 有些是老吴带回来的,有些是他本来就知道,但还是要安在老吴头上的。

 不管怎样,当着情报机构负责人的面,大谈特谈国外情报,总归是个比较麻烦的事情——

 要是对方已经汇报过相同的内容,那就是常浩南自己尴尬。

 而如果没有,那无异于指着鼻子说人家工作不到位。

 以后的工作关系就不好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