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945章 常氏湍流(第2页)

 而且,其中偏偏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常浩南在航空工业系统中带出来的“徒弟”们。

 比如601所的林示宽等人。

 那段时间,恰好又赶上火炬集团被上级领导点名表扬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典型。

 所以,为了体现对常浩南的支持,也是为了解决国企编制缩减后一些编外人员的工作问题,双方一拍即合,把其中一部分人的工作关系转到了火炬集团。

 在当时,后者还是科学院系统下面的企业,两边算是皆大欢喜。

 谁承想没过两年功夫,火炬集团竟然成了航空动力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这下就成了“资敌”了。

 不过,也正因为有了这些人,常浩南前两天才有底气单独接下这一机翼设计任务。

 否则光靠他和刘洪波……

 累死也赶不上时间节点。

 “同志们,我这里现在有一个法国达索集团的提交的计算申请,是一架高速公务机的翼型设计……”

 “……”

 众人皆坐定之后,常浩南首先用最快的速度,三言两语地介绍了这一项目的大概情况。

 紧接着,便把话题转移到了今天的重点上面:

 “这个活时间紧任务重,靠现在老版本torch multiphysics的算法,容错率相当低,根本没有几次试错的机会,所以需要一些新的计算工具来提高效率。”

 “本来,2.0版本的新软件正好在这种外流场模拟的计算任务上进行过优化,不过软件本身还没有完成测试和封装,没办法直接拿来用。”

 “好在其中跟cfd有关的一项优化已经做完了,可以以自定义功能模块的形式,在目前1.32版本的软件当中应用……”

 “……”

 torch multiphysics能够受到诸多顶级研究机构的欢迎,除了本身的优秀性能以外,这个高度自由的自定义模块也是一大主要原因。

 它允许高水平用户自行编辑模型或是算法,并将其整合到软件当中。

 虽然仍旧存在一些限制,但对于1997年那会的软件行业来说,已经几乎相当于无限的想象力了。

 ……

 坐在这间会议室里的人,过去几乎都和常浩南在同一个研发团队当中工作过。

 所以,当听他说到有一项新的优化时,大家如同条件反射一般,齐刷刷地把本子给掏出来了——

 太熟悉了。

 仿佛又回到了过去一起做项目的日子。

 而见到这一幕的常浩南,此时也是会心一笑。

 紧接着放下茶杯,如同当年一样,起身走到了一面移动黑板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