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1336章 一种推进剂的命运


 听到这个坏消息之后,林成刚的手指无意识地微微颤抖了一下。

 嘴巴先是张开,显然想要说点什么。

 但很快又合上。

 毕竟,一时间又确实想不出该说点什么。

 为什么会这样呢?

 第一次加入了喜欢的项目,又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两件快乐事情重合在一起,得到的本该是像梦境一般幸福的时间……但是,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

 好半天之后,才终于憋出了一个语气词:

 “啊?”

 千言万语,都浓缩在了这简短的一个字里面。

 “咳咳——”

 看着满脸呆滞的林成刚,常浩南的内心也生出了几分负罪感,尴尬地清了清嗓子:

 “本来呢……因为吸气式高超音速方案还处在进度早期,加上这个修改设计的决定也是刚刚做出的,所以我们是打算到下次全体技术研讨会上再进行公布……”

 “只是没想到,成刚同志你那边也恰好有了些新的进展……”

 “……”

 其实这番解释也完全合情合理。

 尽管核心管理层只有看似不多的十几号人,但整个高超音速武器项目几乎涉及到大半个军工系统,光是跟林成刚平级的一级子系统负责人就有将近三位数,如果再把二级和三级算上那更是难以计数。

 如此庞大规模的项目团队,再考虑到保密问题,信息的上传下达不可避免地存在问题。

 很多时候都是通过定期报告和内部会议来完成。

 并不是上面一个决策做出来之后,第二天就能通知到所有人的。

 如果常浩南能提早知道林成刚的操作,那或许还可以提前给对方一做出一些心理建设。

 偏偏在ct-1基础上发展ctk系列可变推力推进剂的决定也是源自一个十足偶然的灵感,而后者在确认这一技术路线的可行性之后,想的也是“我先把好消息攒着,等到年底汇报的时候给常院士整个大活。”

 结果,大活确实是整出来了。

 只可惜是双向的。

 林成刚非常清楚,这事说到底还是只能赖自己运气太差。

 但清楚归清楚,难受那也是真的难受。

 “常院士……”

 出于职业本能,林成刚还是准备挣扎一下:

 “虽然火箭助推段不算是吸气式高超音速导弹的核心系统,但如果能实现可控推力,那还是可以明显提高作战灵活性……”

 这话说到最后,连他自己都感到有点编不下去了。

 提高灵活性,那是相比传统的固体火箭燃料而言。

 常规固体发动机虽然能在点火后迅速推动导弹加速,但高速引起阻力激增,使得后期滑行时导弹速度又迅速降低,这一原理层面的缺陷决定了,即便可以提高推进剂性能和发动机总体设计水平,也很难大幅度提高有效常规火箭武器的有效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