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1336章 一种推进剂的命运(第3页)

 至少最初版本设计的吸气式高超就因为助推器尺寸超标而塞不进去。

 并且由于同样的原因,也很难由歼11这样的战术飞机来携带,所以原本预计将优先装备给海军驱逐舰和空军轰炸机部队,后续再专门开发面向陆基和潜射的子型号。

 如今倒是省去了后面的不少麻烦。

 估计郑良群听了之后会非常高兴……

 “总之。”

 常浩南总结道:

 “你的贡献绝对会体现在我们的成果当中,也不会被同志们忽视。”

 听到这里,原本面如死灰的林成刚终于重新振作起了一些精神。

 虽说ct-1几乎完全按照常浩南给出的思路进行研发,但总归算是他的成果。

 能被用到高超项目里面,至少没白忙活一场。

 “那这个ctk系列推进剂……”

 他试探着问道。

 尽管已经进行了一轮成功率尚可的实验,但要想把这种全新的技术真正推向规模化应用,势必还需要更多的资源和时间。

 如果上级不愿意支持,那靠他自己大概也只能坚持到技术验证阶段结束。

 好在,常浩南手里最不缺的就是资源。

 至于时间,也可以让火炬实验室那边提供一些帮助,以加快研究进度。

 另一方面,姚梦娜的产假马上结束,但还在哺乳期,恐怕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太方便出入车间,很可能要接手一部分计算方面的工作。

 而这类跟电化学有关的研究内容,可以说是最适合计算材料学发挥作用的领域。

 所以,常浩南当即拍板:

 “继续研究,而且要加大投入力度!”

 “虽然双脉冲设计本身不算是特别新的概念,但是过去的技术路线都是使用脉冲隔离装置,对于发动机性能和可靠性难免造出影响,完全不能跟这个新思路相比……我稍后会以总顾问的名义给工建委发一封函,让他们配合你的工作,并提高对新型推进剂研发的投入优先级。”

 “另外,考虑到火箭助推段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我批准你可以直接参与那几种防空武器型号的研发工作,当然,挂名还是在咱们项目组里,这一点你不用担心……”

 “……”

 半小时后,林成刚手里拿着一张薄薄的介绍信,离开了常浩南的办公室。

 站在京城夏日的阳光下,他忽然感觉到了几分不真实感。


 我一个高超音速武器研发团队的成员,怎么就要去搞防空导弹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