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缺 作品

第104章 四兄弟的矛盾(第3页)

 反倒秦驰回到屋子。


 将此事当成笑话,说给了宋锦听。


 这个还是秦驰知道宋锦手松,身上不缺这点银子,知道了也不会心堵。


 “小叔的脸色,那是一个精彩,还有祖父的。”秦驰难得眉目舒展,眼底深藏着幸灾乐祸之色。


 宋锦对于去读书一年的花销,正常来说要多少银子,并不是很清楚。


 秦驰是个读书人,对此自然有所了解,“实话说,这读书要花销很大的,束脩交的银子是其次,大头是笔墨纸砚和书籍上,一年怎么也要花上四五十两。”


 这四五十两还是节俭的。


 富家子弟用上好的笔墨纸砚,花销又会大上许多。


 秦驰心里估摸了一下秦明松有书城的花销,“小叔考中了秀才,其实没有必要非去府城读书,咱们黟县就有塔川书院和南湖书院。”


 紫阳书院在徽州府的名气首屈一指。


 很多学子都想去紫阳求学。


 但那也是富贵子弟才承受得起的花销,光是束脩每年便要四十两。即便是如此,凭秦明松的才学,只要成绩靠前,有书院的补贴和食宿免费,一年下来节俭点儿也用不上一百两。


 遇到必须要购买的书籍。


 学子也不是非要花银子购买,还可以跟同窗借来抄阅,从而可以节省下一笔银子。


 按照秦驰的计算,秦明松的花费比起普通的学子,少说多出了五十两。


 不要说五十两不算多。


 宋锦出手就是几百上千两,但是在寻常的农家,五十两绝对算是一笔巨款。


 尤其这笔银子当中,还有李氏辛辛苦苦干绣活赚的,不然,秦驰也不会在父亲和两位叔叔跟前上眼药。


 秦驰眼底露出嘲讽,“我小叔此人呢,打小就没有替家人考虑过,跟你那个庶妹挺般配的。”


 “确实,二人挺般配。”


 宋锦对此话深表赞同。


 闻言秦驰侧目瞥向身边眉眼温柔的女子,好半晌他心情愉悦地勾起了唇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