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缺 作品

第304章 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这变故同话本一样,情节曲折。

 没人同情那几个商贾,只道是贪心不足。敏锐的人会让手下去调查商贾背后是谁指使,查到袁府管家的头上又是一个大乐子。

 有人嘲笑袁家,连一个年轻人都对付不了。有人又说感叹秦驰的运气好,仿佛是老天追着喂饭吃,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这件事都将户部捐赠的热潮压下了些许。

 虞衡司衙门。

 秦驰和手下官员议事。

 员外郎忧心道:“大人,我们的银子够吗?”

 秦驰这笔账早就算过了,条理清晰道:“几位应该知道,户部批下的银子,预计是一件棉服的成本为二两。你们想一想,棉花一件花一两二钱左右,布料一匹才一百二十文,再计算上人工、针头线脑和损耗,二两绰绰有余了。”

 “大人,账目不是这样算的。”

 其中一个主事好不容易憋出一句话。

 他们以前也算过,算起来不足二两的成本,但完成的时候将近三两。不然,袁尚书会这么好心,给批四十万的额度?

 秦驰淡然笑了笑,“经过手的人多了,损耗自然多了。”

 霎时,这话没有人接。

 言外之意,该懂的都懂。

 秦驰又凉凉道:“此次本官会亲自盯着,谁敢在这时候伸手,本官就剁了谁。”

 员外郎和两位主事顿时脊背一寒。

 三人纷纷表忠心。

 “大人怎么吩咐,我们就怎么干。”员外郎拍着胸口保证,“一定不会拖后腿。”

 “我们也是。”

 “全凭大人吩咐。”

 两名主事暗暗抹了把冷汗。

 随即员外郎翻出一本册子,适时的转移话题,“大人,按我们司的进度,一个月最多仅能赶制出三万件。”

 “有多少雇工?”

 “女工将近一千。”

 “一人一天只做一件左右?”秦驰想到了什么又问道,“月俸是多少?”

 一名主事道:“不发月俸,是按日结,一日三十文。”

 边关将士的棉服裁缝不复杂,样式统一简单,因此不需要大裁缝。

 工部的雇工基本是普通百姓,知根知底的当地人,在虞衡司挂个名,有活干的时候官吏就会通知工头,再由工头挨家挨户通知。而一个工头通常管理一百名雇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