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风桃鱼 作品

第143章 商贾在朝(上)

这话说的很妥帖。

 药铺虽也是开门做生意的,却不是迎人的买卖,谁也不想得病,更不愿意旁人说自己有病。

 “这儿呢,这儿呢!”跟着来的邻里将板车往前推。

 掌柜见状“哎哟”一声,忙张罗扫地的学徒取来担架将人抬进药铺。

 “不用!”老大及时喝止住了他们,“我们这是皮肉伤,就想问问伤药几钱。”

 都说不花钱的东西最贵,看诊不要银钱,那药方和药总要花钱吧。

 他可不能就这么任由这帮看出殡不嫌殡大的人,把他们一家子坑了。

 掌柜关切地问:“这皮外伤也分淤肿流血,总要看看伤处才能对症下药不是?”

 “衙门的板子打的。”立刻有人说道。

 “挨了十下呢。”还有人补充道。

 老大只觉得面颊红热,恨不得立刻掉头而去。

 他的祖母此时站出来,对掌柜的说:“我的两个孙子,做了错事,挨了打是应该。可到底是我的亲孙子,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疼啊,您是开药铺的行行好,也不用什么好药,只要是那能止疼的给我们一些就行。”

 旁人听出来了,这家人是不想花钱,彼此交换了一个看好戏的眼神,等着掌柜的回应。

 “老夫人您先坐下歇歇。”掌柜的亲手将老妇扶到店门口的竹椅上,转身让一个学徒将他刚刚装好的贝壳拿过来。

 “您看看这个。”掌柜的挑起贝壳里的绿色药膏在太阳下展示。

 看戏的人群立刻也围了上来,七嘴八舌道:

 “这能看出什么来。”

 “不过这气味倒是挺好。”

 掌柜了介绍道:“这是个祖传的伤药方子,专治跌打损伤。是我们这小店儿镇店的宝贝。”

 “看着平平无奇啊。”

 掌柜的耐心与围观的人解释:“虽然看着普通,药效却极好,普通的皮外伤只用这一点就够治了,用的时候只需要往伤口上浅浅一层。一天一次,很快就能见好。”

 老妇岁数在那儿,也见过些好东西。见这药膏味香清冽,色泽匀实,就知道不是药婆货郎手里那些糊弄人的便宜货。

 “这东西看着倒好。”老妇叹了口,又恨铁不成钢地看看自己的两个孙子:“这么好的东西,这两个兔崽子不配用!”

 板车上的老二老五听此言,立刻号哭起来,陈述自己做的错事。

 “奶奶我们没脸治啊!”老二悔恨地道,趴着的姿势十分限制他的发挥,他只能用手不停拍打车板。

 “奶奶,我们皮糙肉厚明天就好了,等好了,我们还能给您尽孝。”老五哭得呜呜咽咽。

 围观人群中,有人低声对身边的人笑道:“你瞧瞧,这家人是不是讹上了。”

 哪知身边的人回他道:“你连高老太一家子都不知道,新来的吧。”

 他冲哭得抱成一团的祖孙几个扬了扬下巴:“他们一家子都没个正经事做,以前全靠高老太太一个人,谁家出殡就请她去哭灵,倒是也能维持生计。只是前几年老太太去沛南出过一次,舟车劳顿,回来大病一场,也就做不动了。”

 “她这几个孙子看着倒是都好,就是去码头上扛包也不至于让一家人饿肚子啊。”

 “扛包出苦力?”那人笑道,“你是真不知道他们家啊,高老太太以前总说自己跟河西高家同出一脉,高家那位当了驸马的,见了她也要喊一声叔祖母。”

 “真的假的?”

 “真的又如何?这儿是海洲又不是河西,给她面子喊她一声老夫人罢了。”那人不屑地撇撇嘴又道:“不过,人家自持身份啊,宁肯让这些孙子闲在家里吃桑树叶子,也不让他们跟码头上那些‘下人’混在一起。”

 说着那人又笑着讥讽道:“这下好了,吃了官司,就是罪人了,连‘下人’都不如。”

 这边看客们说着,那边高老太太一家,在药铺门口搭了戏台唱着。

 倒显得药铺的掌柜跟个外人似的。

 他等高老太一家哭声小了,又不动声色瞟了一眼周围越聚越多的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