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商贾在朝(上)(第2页)
“老夫人莫哭,这药啊,本不贵,又是拆开卖,花不了几个钱。”
没等高老太反驳,围观的人群里突然冒出一个声音。
“糊弄谁呢,你又说这药好,隔壁街金医堂的跌打损伤丸还卖五百文一瓶呢,你拿着这一点儿怎么也得二百文啊。”
“二百文是这种瓶子。”掌柜的连忙从柜台上取来一只白瓷瓶,又举起手中的贝壳,“这种用壳装的,最多摸两次,只要五文钱。”
掌柜的报出了价,众人立刻议论纷纷。
“五文也太少了,掌柜的有你这么做生意的吗?”有人笑道。
“金医堂的药丸里有珍贵药材除了治愈伤口还能滋补养身,所以卖的贵一些也是理所应当。”掌柜的不紧不慢解释道:“我们这药专门治愈伤口,没必要虚高价钱。”
“你这药,治扭伤管用吗?”又有人问道。
“管用,涂上用掌心推开就行。”
“给我来两个小的。”
有第一个人掏了钱,很快就有第二个、第三个。
这里靠近码头,来来往往的多是漕工与修建码头的工匠。
他们日常做活的时候,难免受伤。哪怕只是很小的伤口,若是没有愈合就沾了河水也是很容易丧命的。
正需要这种能迅速愈合伤口的药。
“给我那个瓶子,我带回去给弟兄们也分一分。”
此时有好事的人冲着高老太去了。
“高大娘这药也不贵,您就卖一点,给他们兄弟匀一匀先试试药效。”
“是啊是啊,你们看,我手上这个伤口刚刚还渗血呢,抹上药就没事了。”
“奶奶,咱就买一盒。”老六被人群盯得不自在了,低声对他的祖母说道“若是不管用,再闹也不迟。”
“胡说什么,怎么就胡闹了。”高老太轻声训斥道,但六孙子说的不错。眼看人越聚越多,她们一家本来就背着罪名,再把官差引来肯定不能向着他们。
“老大,就跟掌柜的买两份吧。”
“奶奶,我今日出门匆忙没带钱。”
“老三!”
老三一见大哥和祖母都狠狠瞪着他,只得掏出五枚铜钱:“就、就这么多……”
说着递给了掌柜,取了一份药过来。
“先给我涂,我给二哥试药!”这时老五突然伸手。
老三本就与五弟关系好些,又念及平日里两个人没少出去瞒着其他人偷吃偷喝。
也不顾二哥骂骂咧咧,把药全用在了老五的背上。
一家人等着看药效,周围的人也伸长了脖子看。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
老五试着从板车上爬了起来。
“诶,好像真有点用。”他下地走了两步。
高老太连忙将他拉过来,仔细检查他的后背。
“这淤血看着清了。”又连忙拉着孙子走了两步。
老五反手摸摸自己的后背:“好像也不疼了。”
还趴在板车上的老二连忙道:“快给我也用用!”
这下不等几个兄弟推诿,高老太立刻掏了钱出来,盯着装药的学徒多抹了一勺。连忙接过,给二孙子用了。
起效比老五还要快。
高老太见两个人都能走了,就让老大将自己扶上车,一家人脚底抹油赶紧离开,今天已经丢够人了。
众人盯着高二高五健步如飞的背影,啧啧称奇。
“乖乖,这药厉害了!给我来一瓶,啊不,两瓶!”
“我也要一瓶!”
围观的众人纷纷出钱。
此时有人多问了一句:“别是一伙人唱戏吧?”
被人白了一眼:“板子是衙门打的;店是新开的,听老板的口音还是个外地人;如何能串通。还能算准了今日田有狗带着人在码头闹事,新县令动了怒真把人抓了还罚了板子?”
问的人一想也是这个道理。虽有疑惑,但也只是摇摇头离开了。
掌柜的连忙劝阻争抢伤药的人。
“这药啊,放久了,药效就会减弱。诸位还是什么时候受了伤,什么时候再来买吧。这药一年四季都有,不必争抢。”
好容易将这群人送走,掌柜的看看已经空了的药罐子,让学徒们赶紧把门板装上,关张打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