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剑书生 作品

第三百六十四章 案件突破口

 李景隆坐地稳稳当当,对老管家说道:“请你转告韩国公,就说李景隆有关乎韩国公府未来百年的大事,请韩国公见我一面。”

 老管家闻言有些为难,道:“曹国公,老爷真的身体不适,恐怕不会见您的。”

 李景隆微微一笑,说道:“老管家尽管去传话就好,我相信韩国公会懂我的意思。”

 李善长家族因胡惟庸案,受了波及,导致朱元璋对李家的好感锐减,若非朱标生病挺了过来,朱雄英顺利长大成人,现在的李家恐怕早就不复存在。

 李善长何等人物?大明开国六国公之首,他难道就看不出李家的衰落吗?他能,心中亦为此忧心。

 偌大的李家除了长子李祺担任驸马都尉外,再无一人担任什么像样的职务。

 李家如今就靠着李善长一个人来撑着门面,一旦李家没了李善长,韩国公的爵位多半传不下来,到时候,李家便会真的败落,就连应天城,李家都待不下去要离开。

 故杨帆给李景隆的妙计,便是与李善长进行一场交易,李善长支持北伐,李景隆等武勋保举李善长的后人随军出征。

 李善长长子李祺,迎娶了大明长公主——临安公主,历史上这个是因为这层关系,李祺一家被流放江浦幸免于难。

 李祺担任驸马都尉多年,但朱元璋一直没有给予他新的职位,可见洪武一朝,李祺会一直坐在那个位置上。

 李祺有两个儿子,李芳、李茂,两个儿子性格迥异,李芳素有才名,喜欢舞文弄墨,李茂则没有什么大志向,找了一群武师每日习武切磋,要不就是去大吃大喝。

 李景隆等了约莫一刻钟,老管家归来,笑着对李景隆说道:“曹国公,老爷有请!”

 李景隆笑了,李善长的反应果然不出杨帆所料,他表面上不关心朝政,但心里,还是希望子孙能出头,他这辈子见过的风浪多了,享受的荣耀也到了极致。

 人到了暮年,就将希望放在了后辈身上,人之常情,任何人都抗拒不了本能。

 李景隆随着老管家到了后院,老管家为他打开一扇门,道:“曹国公请,老爷就在里面。”

 李景隆微微颔首,走入院落,就见李善长正拄着拐杖望着水池之中的锦鲤出神。

 李景隆上前见礼,道:“晚辈李景隆,拜见韩国公,韩国公,您这一池锦鲤,放在应天城都是独一份,漂亮。”

 李善长近些年没有别的喜好,就是喜好锦鲤,托人购买了不少锦鲤养在家中,应天无人不知。

 闻言,李善长缓缓地转过身,看着李景隆,道:“曹国公来老夫府上大放厥词,逗老夫开心是么?”

 李景隆微微一怔,意识到李善长在说之前他让李管家传的话,他上前一步,正色说道:“晚辈岂敢与韩国公说笑?晚辈的确是为李家未来拜访韩国公,听闻韩国公长孙李芳才华不俗,却得不到重用。”

 李景隆观察着李善长的神情,当他提到李芳的时候,李善长的脸皮抖了抖。

 李景隆继续加把火,说道:“晚辈来韩国公府,有事请韩国公帮忙,事成之后,晚辈愿意保举李芳!”

 李善长瞧了李景隆一眼,目光深邃,道:“曹国公想要老夫帮你们说服殿下和朝中官员,推进今年北伐。”李善长用的不是询问的语气,李景隆今日来的目的,他已经猜到了。

 李景隆微微颔首,轻声说道:“朝堂上争论不休,我等无法说服百官,唯有请出德高望重者,才能堵住百官的反对,推行北伐!”

 李善长背着手,缓缓踱步,说道:“你等在朝堂的争论,老夫有所耳闻,芳儿是个好孩子,是老夫耽误了他。”

 李善长贵为韩国公,勋贵人家的孩子要某一个差事不是难事,就如李景隆。

 李芳为李善长长孙,可这几年朝廷迟迟没有任何任命,也没有人敢提起这件事,就怕触碰了朱元璋的逆鳞。

 李善长微微皱眉,说道:“曹国公,你觉得你们能保举成功,让芳儿进入仕途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