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剑书生 作品

第三百六十四章 案件突破口(第2页)

 李景隆点了点头,笃定地说道:“能!晚辈会向殿下进言,保举李芳随军出征,建立功勋,韩国公,此次北伐是殿下一力推行的,陛下既然将朝政全部交给了殿下,就不会干涉殿下的人事任命,这正是李家的机会!”

 李善长的心中一动,李景隆的话给李善长提了一个醒儿,他过于忌惮朱元璋,却忽略了朱元璋当前的态度,既然决定放手给朱标自由为之,那么人事任命上朱皇帝就不会干涉。

 李家的机会来了,李芳走入仕途,出人头地的机会来了,想到这里,

李善长脸上终于露出了真诚的笑容。

 李家的未来,李家的荣耀能否延续,一直是李善长的一块心病,如今这块心病终于有了解药,他拍了拍李景隆的肩膀,道:“曹国公,下一次大朝会,老夫会上朝,推行北伐,也望你不要忘记对老夫的承诺。”

 李景隆闻言大喜,当即说道:“还请韩国公放心,我绝不会忘记自己的承诺的!”

 李景隆欢天喜地地走了,待李景隆离开后,李善长望着一水池的锦鲤,喃喃道:“时来运转,我李家的运气,终于来了。”

 李景隆、郭镇、耿瓛在京城忙碌,准备迎接大朝会,敲定北伐大事的时候,杨帆一行人已经悄然到了福建。

 二月末的福建,下起了濛濛细雨,杨帆撑着油纸伞在王图等锦衣卫的簇拥下,走进一座僻静的大宅院。

 宅子内,锦衣卫镇抚纪纲、当地的耆老韩安以及来远驿的监丞韩福已经等候多时。

 再见到杨帆,纪纲三人极为兴奋,尤其是韩安,当即就要给杨帆行大礼。

 杨帆快行几步搀扶住了韩安,道:“韩老不必多礼,外面风冷,有什么话我们去屋子里面说。”

 杨帆从武昌府到福建泉州府这一路上,每隔三日都会收到纪纲的来信。

 信件中包括了寻找杨士奇的进程,以及福建锦衣卫搜寻到的一些新证据。

 朱元璋重开锦衣卫后,锦衣卫开始在大明各地建立分支机构,但受限于人力物力等因素,大明的锦衣卫分支机构,以北平府、辽东两地最为庞大、完备、精锐。

 福建的锦衣卫分支人手一共就二十二人,搜集情报的能力自然要差不少。

 杨帆等人入了屋子,纪纲率先请罪,道:“大人,纪纲无能,未能保护好杨大人,如今更找不到他,请大人治罪!”

 杨帆望着自责的纪纲,叹了口气,说道:“你离开应天前,我再三嘱咐要小心这边的手段,万万不可掉以轻心,可是你又是如何做的?”

 杨士奇不知所踪,极大可能已经死了,杨帆说不痛心,不责怪纪纲是不可能的。

 纪纲低垂着脑袋,羞愧的无以复加,片刻后,杨帆又搀扶着纪纲起身,道:“事已至此,惩处自然要有,但如今正是用人之际,就让你戴罪立功,从此不可懈怠,起来吧。”

 说完,杨帆环视众人,道:“来的路上,本官已经看了不少情报文书,寻找杨士奇的事情要继续下去,至于搜集情报由王图这边来负责,不过搜集情报也需有重点,纪纲,之前你送的情报中也曾说过,沈家如今是多事之秋。”

 杨帆这一路上早就想好了对策,来到泉州府后没有多余废话,开始发号施令。

 纪纲微微颔首,说道:“没错,沈家家主沈冲病重,独女沈一丹还未婚配,故沈家每日都有去登门提亲的,还有亲戚、好友去拜访,说白了,他们都想趁机从沈家的聚宝盆里面分一杯羹,或者直接全部侵吞。”

 杨帆点了点头,说道:“俗话说‘浑水摸鱼’,这南边的几个大商人,沈家、钱家、范家等,沈家的情况最混乱,打探消息就得从沈家入手,王图,这件事你亲自去办,还有……”

 杨帆又问道:“纪纲曾在书信中说起,有一伙横跨三省的悍匪,近年来活动频繁,这又是怎么回事?”

 纪纲微微一怔,此事他只在信中提过一次,没想到杨帆会特别过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