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个哩嗝楞 作品

第一三三七章 再回大兴(第2页)

不过他的地位,也不是简单的爵位就能分明白的。侯爵,确实抵了草原上的功劳。他却没有再给他上战场捞功的机会,不是杨广非要调走他,而是因为要将王言调到别处去,没人愿意。留在并州的话,王言在边军中的声望太高,号召力太强,容易惹出麻烦。

这也有王言没有按照原本在草原上烧杀抢掠的任务目标去行动的原因,他有脑子,就有想法,还敌视世家,那肯定不能给王言手里塞刀子嘛。

大家都不是傻子,虽然世家之人没有冒险精神,但却有长远目光,所以大家默契的按着王言,不让他往上走,排除在核心权力之外。不到万不得已,王言也没有机会再去边疆打仗立功了。

还是那句话,大隋不缺能打仗的人。

只是王言出动,可能出奇来一把大胜。别人出动,可能来一把小胜,还要调动更多的部队、后勤,但是大家都发财嘛,哪个才是好选择,显而易见……

这一套大宅院,在大兴来说,基本上已经到头了。没别的,就是大。院子里的各种亭台楼阁,山石造景,一应俱全。

不过王言对此倒也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不过平平常常罢了。房子大,也得有那么多的人来住才行。他家里没有那么多的人,算上奴仆、部曲一起,跟着他一起生活的也不过是一百多人。连这大宅子都收拾不过来。

等琼花公主入住了倒是能多不少,乱七八糟的一大堆的人进来,那时候或许更有许多热闹……

王言家里还是一如既往的门前冷落鞍马稀,一点儿不热闹,李靖还是那么够意思,在下午的时候,又是弄了一大堆的酒菜过来看望。

“兄长,一别两年,别来无恙啊。”

“药师看为兄可有恙啊?”

“我看兄长好的很。”

王言哈哈笑:“那就是好的很啊,走,进屋喝酒。还得是你念着为兄啊,药师。”

当即,王言亲热的把着李靖的手臂到了厅堂之中,吩咐人做菜,俩人则是在饭厅的大圆桌上坐下。

李靖来过多次,知道王言不喜欢分餐,在自己家里都是一桌吃饭的。他也习惯了,反而觉得这般很不错。

“你买的酒没意思,喝为兄这个。”

王言弄着四十五度多的稻米酒,给李靖倒了起来。

“兄长,此酒虽好,然而醉酒以后,头痛欲裂啊。”李靖说道,“年节时候,兄长送我许多,我自己哪能喝那么多,不少都送与旁人了。”

王言笑道:“慢慢喝便是了。为兄这酒,乃是陈了一年的,不至于头痛了,少喝一些,问题不大。”

“兄长,酿造烈酒,耗费粮食不少吧?”

“数倍于寻常酒。”王言含笑点头,“不过为兄用的并非是咱们大隋的粮食,乃是南越的稻米,数倍再数倍,又有何妨?”
王言没有跟李靖保密海贸之事,这事情其实瞒不住。他只是没声张,但同时也没隐藏。他弄了好大动静造船,出海之前装了堆积如山的货物,回来以后又是堆积如山的货物,地方大户都是看在眼里的。

他们私下里甚至都有一些行动了,只是还不成气候罢了。都在想方设法的打听消息,甚至还有收买船匠、水手之类的事情发生。

在杨广的授意下,王言并没有理会。甚至于,一些消息就是杨广透露给江南大户的。他想要更好的,掌控江南大户,加深利益联结便是必要的。

至于稻米酿酒之事,如同先前说的,就是为了避免粮食过多的浪费,四十五度以上的白酒保存的时间比较长,烈酒的价值,也要远远高过酿酒的那些粮食,这是大赚的买卖。

受船队的影响,南越那边的土著种地都很有积极性了。他们想要换取更多的,来自大隋的好东西。

尽管那边死了不少人,但对双方来说,是双赢的大好事。

但李靖却是才知道这个事情,他惊讶的问道:“兄长竟然派人出海了?海外情形如何?”

“一群未开化的蛮夷,占着好地罢了。这两年不是给你送了不少的海产,香料?都是船队在外面弄回来的。要多少有多少。”

“如此说来,海外蛮夷,没有战力?”

“我大隋兵甲锐利,再有战力又如何能挡?”王言笑着摆手,“不足为虑。还是那边的钱粮更重要,海贸获利颇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