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个哩嗝楞 作品

第一三三七章 再回大兴(第3页)

“兄长真非常人行非常事。”李靖忍不住的赞叹。

“不过此事药师还要保密,万不可传扬出去,否则是要招祸的。”

“晋王殿下?”

王言轻轻摇头:“还有陛下。”

“竟是如此?”

“若只为兄一家经营海贸,为兄又如何敢言兵甲锐利?那是要杀头的啊。”

“兄长安心,此事我必烂在肚子里。”

王言笑道:“倒也不必烂,过了这几年就好了,那时候想来世家大族也就都知道了,此事也便不是什么秘密。”

李靖点了点头,转而问道:“兄长,听闻那开皇犁,乃是出自兄长之手?”

“哦?此事药师都听说了?”

“如此说来,当真是兄长?”李靖笑道,“这可是名传万世的大好事啊,天下人都要记着兄长的功德。”

“功德当然是陛下的,是晋王的,为兄能留个名字也就足够了。些许小事,不足挂齿,功成不必在我,天下生民得到了实惠便可。来来来,喝酒喝酒。”

于是王言同李靖推杯换盏起来,说着这两年各自发生的事情。

俩人虽有通信,但显然很多话不是可以落在纸上的。不过是互相问候一下生活状态,说一些高兴的事罢了。眼下俩人对饮相谈,说的就多了不少。

而今李靖已经不是之前的长安县功曹了,而是升任了殿内直长。这是属于门下省殿内局的从七品官职,下辖尚食、尚药、尚衣、尚舍、尚乘、尚辇六局,辅佐殿内监做事。

这正经是中央直属单位了,接触到的信息还是比较广的,知道不少事情。

李靖讲起朝中的八卦来,也是一副吃到瓜的猹样,开心的很。

王言则是给李靖说着南方的一些事情,讲了讲那边的势力分布等等。

也是相谈甚欢了……

又是一场宿醉,李靖这一次很老实的在王言这里吃过了早饭便去上班了,而没有再不服输的跟王言切磋。

王言则是无所事事的带着萧媚和孩子在街上溜达闲逛起来。

结婚的事,不用他操心,皇家那边都准备好了。他提前回来准备,也无非就是配合一下各种流程罢了。

他在大兴也没什么事情,又没什么人来往,可不是就闲的到处逛么。看看东西两市,去城外的庄子走一走、看一看,再解决一些问题之类,舒服的很。

没过两天,这一日王言回家以后,在门房看到了一个忐忑的糙汉,和一个十六七岁低头不语的算是才长成的瘦小孩子。

他们看到了王言,口呼‘侯爷’就要跪下磕头。

王言抓着他们,没让他们跪下去,笑呵呵的拍着那糙汉的肩膀:“张四,怎地见到某家就要磕头啊?大家都是兄弟,这要是传出去,别人怎么看我?”

看着王言亲和的笑容,竟然还一口叫出了自己的名,张四悬着的心也放下了。王言是个信人,还记得他,没有因为当了侯爷就瞧不起他们。

张四的眼泪一下就流下来了:“侯爷,家里遭了灾,日子过不下去了,我把孩子送来,侯爷帮忙寻个出路……”

王言摆了摆手:“看你们爷俩都是饿许久了,咱们边吃边说。没有过不去的坎,别跟女人似的哭哭啼啼。”

于是王言跟这爷俩吃饭喝酒,也了解到了原因。

就是家里旱了,地里没收成,又要负担家里税,又要供着吃喝,实在支应不下去。所以张四急病乱投医,带着家里的大儿子出来找王言求助。

毕竟王言曾经说过,有事情找他,肯定尽力办。他也是想着试试看,来求个活路。只是没想到王言现在竟然这么厉害,已经成了侯爷了,还要娶公主。

他都不敢来了,最后还是本着来都来了的精神,找上了门。

这事情对王言来说当然不是什么大问题,而且这也不只是张四一个人的问题,毕竟他的同乡袍泽们也不好过,当初大家都是一起认识的,只不过是只有张四敢大老远的跑过来找人,其他人没抱这个念想。

于是王言收留了张四的大儿子在手下做事,又让人调了一批粮食到张四的家乡,给那些相识的府兵们度过难关。

今日种下的因,必将结成他日香甜的果……

日常感谢打赏、投月票、推荐票以及默默看书的好哥哥们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