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十分熟练(第3页)

 王直躬身说道。

 山东削减名额,是早有预料的事情,而浙江,不过是撞到枪口上了。

 王直也明白,考生不会去埋怨圣人,他们只会将矛头对准孔家,还有那些和倭寇勾结的官绅。

 扶南压北,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每到一个时间段,皇帝就会来一次。

 掌握大量资源的南方,总比北方拥有更加安稳的环境,时间久了,南儒就会遍布整个朝廷。

 朋党有三途,同榜而出为其一,座主门生为其二,同年而出为其三。

 大明科举和后世有点像,本来分南北,到了宣德,又加了中。

 南卷取五十五名,北卷取三十五名,中卷取十名。

 其本意便是,不同地区的受教育程度不同,所以才会分出难易程度不同的试卷。

 景帝曾经想过废除,但是受到了强大的阻力。

 而对于朱祁钰来说,这项政策是好政策。

 一定程度上普及教育,提高落后地区考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向落后地区推广科举制度。

 所谓的公平,从来不是将所有人拉到同一起跑线。

 朱祁钰环视了一下,浙江还需要金濂作为钦差去实际操作,就不需要再多谈。

 “诸位对倭国如今现状如何看?”

 换了个议题,朱祁钰目光回到了于谦身上。

 “倭国战乱不止,若真依战报之言,那朝廷不得不管。”

 于谦回应了圣人的目光,侧身看向同僚,说道:“以往我们皆以为,倭寇多是穷凶极恶之徒,可如今看来,不过是为了逃离战争,若不从源头解决,倭寇便不会停止。”

 众人纷纷点头认同。

 有了深入的了解,他们也能理解一国战争所产生的难民,就如大明的那些流民一样,只不过,倭寇不属于大明。

 “所以,臣觉得,可以适当扶持倭国地方势力,特别是其所称为九州之地区,其地离大明最近,又与倭国本岛隔有海峡,最为适合。”

 有了河套的决议,于谦很快将其套用到了倭国身上,显得十分熟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