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心 作品

第129章 樊楼对(上)(第3页)

 “这一点官家也是知道,可太祖皇帝时期立下的誓碑,后世的皇帝不能杀士大夫,而且没有了士大夫的支持,我们又怎么压制武将集团。”

 开玩笑从小看《雍正王朝》、《宰相刘罗锅》、《康熙王朝》长大的我,对于封建帝制巅峰的清朝制度,不说绝对了解也是了解不少,李星群也就侃侃而谈:“要想压制武将集团,在我们现有的政策上,还可以增加对武将后勤的控制,武将就只管打仗,其他的什么都不能管,每一支部队最多保证1个月的粮草,用粮食来管理他们,没有粮食,一支部队很容易就会产生哗变,也就很难成事了。”大启的制度就是论调将领,由战时临时指派,所以兵不知将,将不知兵。

 “而文官集团就比较困难了,相权有些过于强大了,我认为可以成立一个特殊的机构——军机处。”

 刘沆露出沉思的神色说:“军机处,听起来是用来打仗的机构?和枢密院比起来谁更大?”

 “要说军机处,就要说到朝廷进行一次改革。”

 “又是改革?”刘沆微微皱了皱眉头,看起来对改革有所不满。

 李星群虽然有些犹豫,但是话已经说到这里,不说反而不妙:“对,增加宰相的人数。权力分散的越多,那么作为头目的皇帝手中的权利也就越大。”

 “可是官员多了,就会出现冗官的现象,官员太多,朝廷的开销就会增加。”

 “学生之前就说了,这世上很多东西是相互对立,又相互联合的整体,用朝廷的钱养官,关皇帝什么关系?”

 “小友大才也,还请小友继续说下去。”

 “最好增加到6位宰相,然后分别让他们分别负责六部。”

 “那六部侍郎又如何安排?”

 “六部侍郎不需要去管。现在军机处就来了,我们可以用战争时期,为了防止朝中耳目众多,把情报泄露出去,然后我们就让6个宰相,成立一个临时的机构,在这个机构里面,他们只负责传达信息,不负责提出意见,所有的旨意就从军机处发出,跳过朝廷,也就是说所有的方针,不需要考虑朝廷的意见。”

 “可是这也只是打仗时候用的。”

 “不不不,刘太师,饭是一口口吃的,没有什么事是一蹴而就的,只要军机处成立了起来,就不再是一个临时机构,而六个宰相本来就掌握了六部权力,那么从军事一步步转换为政事好像就没有那么复杂了,最后朝廷就自然而然成为了皇帝的一言堂,这才是真正的皇帝。”

 “皇帝的一言堂吗?小友说的倒是简单,只不过这中间改革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只要是改革就必然会死人,就看现在的那位,有没有想法做这件事了。”

 “那如果上面的人愿意去做,又该如何去做?”

 “那就需要一个这白手套来代为出手了。在皇都司的基础上,另外成立一个部门一个专门调查情报的机构,当然,为了保证消息的密封性,这个机构应该有皇帝身边的人来担任,他们负责情报的收集,抓捕甚至刺杀和朝廷作对的官员。而皇都司则负责护卫皇帝的安全,已经对于武将的监控,可以由皇帝指派信任的人来担当,两个机构要相互合作,相互制衡,要是没有完全平衡也没有关系,因为军机处的原因,兵权是牢牢掌握在皇帝的手里,他们也没有办法翻天。而那些提出意见的大臣,就去查他们犯罪的证据,先治他们罪,再推行政策。”

 “如果他们没有罪证呢?”

 “太师大人可知道巫蛊之祸?他没有问题,他的亲朋好友难道就没问题,就算他亲朋好友没有问题,我们可以制造问题。”

 刘沆不动神色,看不出具体心里在想什么的继续说:“有意思。小友,本官还有1个问题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