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440章 诗仙李白


 李白可是唐朝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被后人尊称为诗仙。

 他那写满江山美景、抒发豪迈情怀的诗作,至今在中国文学史上依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他那铿锵有力、气势如虹的作品中,我们能感受到这位诗人独特的个性魅力。

 “李白为兴圣皇帝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神龙元年,唐中宗在太平公主等人的帮助下复位,将国号重新定为唐。”

 “同年十一月,武则天去世。”

 “此时李白尚幼,但李白五岁便展示出了文学天赋。”

 “开元三年,十五岁的李白开始撰写诗赋。”

 “有意识地向有社会地位的人递送作品以获得求见的机会,得到了一些社会名流的认可和奖赏。”

 “青年时的李白在临近的郡县游学,包括江油、剑阁、梓州等地。”

 “李白在游学过程中受到了道家思想、侠客思想的影响。”

 “他十八岁时前往戴天大匡山隐居,学习剑术、结交侠客。”

 “在匡山读书十年期间,他跟从空灵法师学剑术,师从赵蕤学纵横术,与道士交往特别密切。”

 “李白后来用诗追忆当年的生活,还表现出无限的怀恋。”

 “开元十二年,二十四岁的李白决心离开故乡。”

 “他从江油出发,途径成都、峨眉山等地,舟行至渝州后短暂停留。”

 “在登峨眉山之时,他写下《登峨眉山》和《峨眉山月歌》两首诗,表达了他入蜀时的畅快以及对前途坦荡的自信。”

 “两年后李白离开四川,于开元十四年到达扬州。”

 “尔后李白卧病并北上,途径汝州停留了一段时间,决定前往安陆定居。”

 “在返回安陆的途中,李白在陈州结交了好友孟浩然等人。”

 “次年,李白与唐朝旧相许圉师的孙女成婚,寓居在安陆寿山。”

 “为了得到更多的机会和赏识,李白上书名流,包括《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和《上安州李长史书》等。”

 “通过这些努力,李白最终在文坛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尊重。”

 “开元十六年早春,与孟浩然相约出游江夏。”

 “游历一个多月时间,孟浩然准备前往广陵,与李白在黄鹤楼相别,目送挚友离开的李白写下了那首广为传诵的诗句。”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之后,李白定居于安陆,并以此地为中心过上了相对平静的生活。”

 “虽然他在此期间多次离开安陆进行旅行,但最终还是回到了安陆。”

 “开元十八年,李白因为被人谗言陷害,他上书自辩清白,但却被拒绝。”

 “于是他决定前往政治中心长安,拜访宰相张说,并结识了张说的儿子张垍。”

 “他寄居在终南山玉真公主的别馆,也曾谒见其他王公大臣,但都没有得到回应。”

 “次年,李白离开了终南山,在他下山的时候,写下了《赠新平少年》等作品,表达了他追求雄心壮志的心情。”

 苏轼:李白一辈子只任职了两年,却一直有钱花。

 李白有钱花,与其出身、婚恋等多种因素有关。

 李白出身西域,其先祖在隋朝时,曾因走私铁盐而获罪。

 李白父亲李客后来带着李白偷偷从西域迁回四川,并继续从事商贸工作。

 李客很会做生意,李家的商贸遍布长江上游和中游,吴楚、巴蜀到处都是李家的产品。

 李白从小饱读诗书,他在诗文上的才华很早便显示出来了。

 商人出身的父亲很欣赏李白的才华,他鼓励儿子靠才华打开仕途之路。

 可李客是商人出身,书香门第排在最末。

 所以,李客鼓励儿子入仕为官,几乎等于为儿子找了一条最难的路。

 这条路的难度,可用李白诗句中的那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形容。

 商人之子不能参加科举,只能走举荐这一条路。

 举荐就是请权贵之人进行推荐,继而走上做官的路子。

 少年时期,一身才华且剑术超绝的李白就带着自己的作品出发了。

 他先后拜会过益州刺史、渝州刺史,可结果都不理想。

 举荐之路走不通后,李白开始一边游山玩水,一边学道修仙。

 期间所有的花销,自然都是丰厚家底的支撑。

 可惜,李白在21岁那年,父亲便去世了。

 他的哥哥们霸占了父亲留下的大部分财产,仅给李白留下了极小一部分家产。

 好在李白口袋里没啥钱时,他已经凭借诗作累积了一定的名气。

 他还结识了很多名流,其中就有大他12岁的诗人孟浩然。

 李白对孟浩然很是仰慕,后来他入赘名门许家,正是得了孟

浩然的撮合。

 孟浩然之所以让李白入赘许家,自然因为他太了解李白。

 李白此人并不是脚踏实地的人,他极富浪漫主义情怀。

 这样的人,非得在富裕之家才能生活好。

 若真的让这种人去操心柴米油盐,他定然写不出那些豪迈地诗句来。

 许家是宰相门第,许小姐的爷爷许圉师在唐高宗时,曾做过宰相。

 李白选择入赘许家,多少是想通过许家,为自己打开仕途之路。

 许小姐过世后,李白曾再度入赘。

 而他再次入赘的,依旧是前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宗氏。

 李白几度入赘宰相门第,让他能更好结交权贵的同时,也让他能一直过着优渥的生活。

 李白几段婚姻从未为金钱伤神过,女方家丰厚的家底,给他提供了终日游山玩水的条件。

 同样给他提供金钱的还有同时代里,对李白狂热追捧的一众簇拥。

 李白名声越来越响后,很多人都想与他结交。

 李白的很多簇拥都是富贵子弟,其中汪伦便是一个富得流油的存在。

 汪伦费心将李白请来玩后,李白高高兴兴地游完后,还写了一首《赠汪伦》。

 这首诗流传千古,其中那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更是让汪伦的名字被传颂了千年。

 像汪伦这样的簇拥,仅仅是李白众多簇拥中的一个而已。

 除了簇拥赐金外,李白也曾得到了唐玄宗等权贵之人的赏赐。

 李白在半醉半醒之际,为杨玉环写下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诗句后。

 唐玄宗龙颜大悦,当即就赏了李白百两金,百端锦。

 即便后来在长安被挤兑后,李白也曾凭借诗作在临走时,得了赏金百两。

 李白的确只在翰林院任职了两年,但他可以依靠的权贵之人,一直未断。

 这就是他可以一辈子游山玩水,而不愁没钱花的最主要原因。

 “秋天他游览了邢州,冬天又游览了坊州。”

 “开元二十年,32岁的李白从坊州返回终南山。”

 “但仍未得到名流们的赏识和推崇,他在长安周围游荡。”

 “同年,李白返回家乡安陆,开始隐居生活。”

 “开元二十一年,李白隐居在嵩山,他在安陆的白兆山桃花岩上建了一个石室。”

 “他种田耕种,以读书为生活。”

 “他结识了道士元丹丘等人,并往来于洛阳、襄汉和安陆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