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的橙子 作品

第440章 诗仙李白(第2页)

 “次年,李白再次出游,去江夏,遇见了宋之悌,并与崔宗之一起游览南阳。”

 “总体来说,李白始终坚持自己独特的仕进道路。”

 “一方面通过隐居访仙学道,树立声誉,为将来的仕进做准备。”

 “另一方面,在抱怨之后,他并不忘记给达官显贵上书,请求引荐。”

 “开元二十三年,三十五岁的李白写下《与韩荆州书》请求引荐。”

 “同年,唐玄宗在西游狩猎,李白顺势献上《大猎赋》,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赏识。”

 “李白结识了贺知章,向其呈送《蜀道难》《乌栖曲》。”

 “贺知章看罢称李白为谪仙人,但李白仍未能因此仕进。”

 “此后几年,李白辗转安陆、嵩山、任城、巴陵等地,写下多首表达对友人王昌龄、孟浩然的思念之情。”

 “天宝元年,四十二岁的李白终于等来了他的诏书。”

 “时经过他的朋友道士吴筠的推荐,唐玄宗命李白进京供奉翰林。”

 “李白的任务是给皇上写诗文娱乐,陪侍皇帝左右。”

 “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必命李白侍从,利用他敏捷的诗才,赋诗纪实。”

 “虽非记功,也将其文字流传后世,来向后人夸耀展示这样的盛况。”

 “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宠信,同僚非常羡慕,但也有人因此而产生了嫉恨之心。”

 “天宝二年初春,玄宗于宫中行乐,李白奉诏作《官中行乐词》,李白受赐宫锦袍。”

 “暮春,兴庆池牡丹盛开,玄宗与杨玉环同赏,李白又奉诏作《清平调》。”

 “在长安的三年里,李白写下了许多诗歌。”

 “但玄宗只把他当做御用文人,毫无实职。”

 “李白对御用文人的生活日渐厌倦,他感到苦闷,开始放纵地喝酒来让自己神昏形秽。”

 “后与贺知章等人结酒中人仙之游,玄宗呼唤他,他却不上朝。”

 “李白曾受命在酒醉时为皇室起草诏书,他在起草时跃然纸上,引得身边的高力士亲自为他脱下靴子。”

 “天宝三年的夏天,李白既因酒后狂放惹怒玄宗及其近臣。”

 “也因目睹官僚腐败进取不得离开了京城,到了东都洛阳。”

 “在这里,他遇到境况类似的杜甫,两人建立了友情

并约好一起访道求仙。”

 杜甫:李白的四段婚姻,没有一段得了善终。

 李白在27岁这年,入赘了前宰相许圉师家,他的妻子是宰相的孙女许氏。

 许氏才貌俱佳且性格温婉,李白与许氏结婚后曾有过一段完美的婚姻生活。

 许氏还为李白生下了一儿一女,分别是儿子伯禽,女儿平阳。

 可因为唐朝门第观念极深,李白在许家始终不被大舅哥待见。

 无奈之下,心气甚高的李白为了争口气,只得离家寻找入仕为官的机会。

 与许氏结婚后,有整整十年,李白一直云游在外。

 期间,负责照顾两个孩子的,一直是许氏。

 因身体欠佳,加上思念丈夫,许氏年纪轻轻就因操劳过度而辞世了。

 许氏死后一年,李白将田地贱卖后,带着一双儿女迁徙到了东鲁。

 在远房兄弟的帮助下,李白在山东兖州买了房安置下来了。

 买了房产后不久,在亲友的撮合下,李白续娶了寡妇刘氏。

 刘氏是个务实的女人,她也压根儿看不懂李白的诗作。

 与李白相处一阵后,刘氏只觉李白浑身都是缺点。

 不仅只有一些田产,还没有收入来源,还终日跟一些狐朋狗友饮酒作乐。

 在刘氏眼里,李白就是个不务正业的主,她开始抱怨李白。

 李白受不了刘氏的抱怨,只得故伎重演,以出去找机会为由游山玩水去了。

 正是在与刘氏结婚的这段日子里,李白对女人的感觉非常不好。

 刘氏是典型的现实主义,而李白则是纯粹的浪漫主义。

 这样的两个人搅和在一起,本就不可能相合。

 李白被唐玄宗召见归来后,拿着皇帝赏赐的金银建了酒楼,他的这些举措也让现实主义的刘氏非常不满。

 刘氏的不满累积到一定程度后,他们终于来了一次大爆发。

 李白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和刘氏离了婚。

 可叹这刘氏,与李白离婚后,转身就另嫁他人,丝毫没有半分留恋的意思。

 刘氏走后,李白与一个被休的山东妇人同居了。

 山东妇人是李白搬到山东后的女邻居,她丈夫常年在今朝鲜一带经商,且多年生死未卜。

 后来,其丈夫发了财后,便将糟糠妻无名氏休了。

 如此一来,她便名正言顺地与离婚后的李白同居了。

 婚后,妇人不仅照顾着李白,还将李白与许氏的一儿一女也照顾得很好。

 也是因为有她的照顾,离婚后的李白才没有死于丹药中毒。

 可惜,妇人并不长寿,与李白同居仅仅五年,她就因病辞世了。

 妇人死后,近五十岁的李白迎来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段姻缘。

 而这段姻缘,还曾留下了一段千金买壁的传奇佳话。

 李白第四段婚姻的女主角同原配许氏一样,是唐朝前宰相的孙女,她是武则天时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宗煜。

 宗煜才貌双全,对诗文很有见地。

 而李白与她的结识,就是始于诗文。

 李白游梁园古迹,酒后诗兴大发,在一面墙上挥笔写下了一首《梁园吟》。

 宗煜路过时,见一僧人欲将白墙涂黑,且要将诗擦去。

 她立即制止了僧人,并豪掷千金买下了这面墙。

 宗氏与李白结婚后,一直悉心照顾着李白。

 她不仅支持丈夫游山玩水,还和丈夫一样对道教很感兴趣。

 与宗氏在一起时,李白诗作中常可见秀恩爱的字句,描述的便是夫妻关系融洽的画面。

 安史之乱后,李白和妻子宗氏避居庐山,可此时的李白却依旧未放弃入仕报国的志向。

 永王李璘造反后,他竟听从永王的召唤,做了他的幕僚。

 后来,李白因受李璘案牵连下狱,宗氏为救夫四处奔走。

 甚至不惜动用家族关系打点,可最终李白依旧被发配夜郎。

 好在,李白流放途中,朝廷因关中遭遇大旱,宣布大赦。

 规定死者从流,流以下完全赦免。

 可惜,获得大赦后的李白,终究再也没能见到心爱的妻子宗氏。

 也因此,他的最后一段婚姻,也被打上了悲剧的烙印。

 “同年秋天,两人如约到了梁宋一起抒怀遣兴,借古评今,并和诗人高适相识。”

 “同年李白与好友杜甫再次分别,前往齐州的紫极宫,正式成为一名道士。”

 “随后李白前往德州安陵县,在那里遇见了擅长制作符箓的盖还并自制了真正有效的符箓。”

 “李白通过这次求仙访道之旅,获得了自己追求的仙道之路的认可和证实。”

 “天宝十四年,李白和妻子宗氏一起南奔避难,最初在当涂逗留。”

 “后来他听说洛阳失陷,就返回宣城,并在刻中寻找避难

所。”

 “他后来到达溧阳时,与张旭相遇。”

 “在夏至这一天,他听闻郭子仪和李光弼在河北大获胜利,于是他又返回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