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767章 空军才是重头戏(4K)

 紧跟着三个坦克方队之后,86式步兵战车、89式装甲运输车、92式步兵战车、红旗7防空导弹……

 对于绝大多数受邀观礼的嘉宾,乃至全国上下正在电视机前面观看阅兵式直播的吃瓜群众来说,能看到严整的军容,以及过去完全没见过,或者很少见的新装备,这就已经足够了。

 但对于专业人士来说,往往能够从中看出更多东西。

 周瑞夫在看到差不多一半的时候,就已经下了初步判断。

 “我想,从今天华夏军队展示的地面装备来看,他们目前最新锐的武器,应该就是大约十年前启动研发的那一批,也是我们比较熟悉的。”

 他对旁边正在给相机更换胶卷的白礼德说道。

 华夏在80年代前中期引进了一系列西方技术,但由于80年代末期双方之间的关系破裂,相当一部分型号都没来得及定型,被迫从技术引进变成了仿制。

 而在周瑞夫看来,如今已经过了差不多十年,华夏人也差不多该把当年那些技术研究明白了。

 “目前看下来,唯一的例外,应该是刚刚你说的那个新型号坦克,或许里面有一些俄国人的技术?”

 对于在冷战中度过了大半个职业生涯的周瑞夫而言,只要说起坦克,很难不让人想到苏联人。

 更何况华夏的军事工业本就跟他们息息相关。

 “我不好说,除非能看到内部的样式,否则一切都只能是猜测。”

 白礼德摇了摇头:

 “但不管怎么样,至少从外观上,已经看不出太多模仿的痕迹了。”

 稍作停顿之后,他又继续道:

 “至于剩下的型号,我同意你的意见。”

 “最前面那些坦克的主炮是引进英国的l7、抽烟器的位置非常明显,刚刚过去的那些高炮,明显是瑞士人的厄利空gdf-003,还有短程防空导弹,应该就是法国人的响尾蛇,只不过华夏人它装到了拖车底盘上面,法国原装的地盘是用电的,据说充一次电连100公里都开不到……”

 作为过去长期驻扎在欧洲的技术参赞,白礼德对这些装备几乎如数家珍。

 “虽然他们应该已经能够自己生产,但总归还是我们熟悉的那些型号。”

 在军事对抗中,熟悉对手的装备意味着能够占据巨大的先机。

 更何况,在两名美国军官看来,眼前这些东西也并不算先进。

 “看,后面应该是他们的海军装备。”

 白礼德指了指远处正在开过来的几列卡车。

 军舰自然不可能开到地上来,因此海军只能以“卡车拉着导弹”的形式参与阅兵。

 “海军装备……”

 周瑞夫略显轻蔑地笑了一声。

 实在不是他吹着唠,说起海军,哪怕在冷战巅峰的80年代初,美国海军也从来没怕过谁。

 他们要担心的从来不是能不能打赢某一个对手,而是能不能打赢全世界所有其它国家。

 旁边的白礼德虽然表现的不是很明显,但想法显然也差不多。

 不过,他俩的笑容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

 在红旗61和海红旗7两型舰空导弹,以及鹰击8a和鹰击6两型反舰导弹之后,紧接着出场的是空军防空部队方阵。

 方阵最前面两排,是8发红旗2乙a地空导弹。

 这倒是没什么,s75的终极改进型,放在90年代末的眼光看,除了战斗部够大,以及动力段够长以外,基本已经找不出其它优点了。

 但跟在它们后面的,却是一种更加古老的武器。

 8门59式100mm高炮。

 “?”

 看到这个东西的时候,周瑞夫的表情瞬间就凝固住了。

 在盟军行动一团乱糟地结束之后,美军很快便开始调查4月17日夜到4月18日凌晨的十几个小时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堪萨斯州精神号被击落的时候,毕竟是有目击者在附近的。

 实际上也根本不用调查什么。

 南军那边保存着完整的开火记录。

 仗打完了,自然要宣传一下战争英雄。

 所以只要买几份报纸就能找到结果——

 几门kc-19高炮在b2的必经之路上打出了一轮覆盖弹幕。

 这也跟那架ea6b机组成员目击到的情况一致。

 而眼前的59式高炮,就是这一型号的华夏仿制版。

 长得几乎一模一样。

 虽然人人都知道,现代战机被大口径高炮打下来属于极小概率事件,对方为了设置这个埋伏,也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

 但不管怎么样,被s125和kc-19两种老爷兵器先后打下来两架最先进的隐身飞机是无法反驳的事实——

 残骸都在人家手里呢。

 很影响士气的。

 毫不夸张地说,整个美国空军都快对这个东西ptsd了。

 如今华夏把类似的型号搬出来阅兵,显然也是参照了盟军行动中的战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