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1319章 也轮到我们自由航行了!(第3页)

 果然,在华夏舰队进行过这次大约10°的小幅度转向之后,对方似乎实现了自我开脱,在三艘驱逐舰跟上的同时,天上的轰炸机也调整方向,恢复了沿测试区域长度方向的直线飞行。

 “对方上钩了!”

 吕元杰刚刚还皱起的眉头舒展开来。

 实际上,这倒不能完全怪美国人脑回路简单。

 主要还是改造一艘潜艇作为雷达接收站的计划过于狂野,没见识过的人很难跟上思路,也就不可能考虑调虎离山的可能性。

 ……

 而与此同时。

 大约250海里以外的测试区域另一侧。

 一个硕大的黑影从海面下方悄然浮现,将原本平静的水面撕开了一道裂隙。

 围壳下方的指挥舱内,艇长韩向杰升起搜索潜望镜,最后确定了一遍周围海面和空域内的情况。

 直到确定可见范围内一望无际,没有任何目标之后,韩向杰才下达命令:

 “压载水舱排水,准备上浮!”

 几分钟后,随着四下溅起的浪花和白色的航行尾迹,一艘没有任何可见标识的潜艇出现在海面上。

 “检查各系统工作情况……”

 “打开8号导弹发射筒!”

 又是连续两道命令。

 实际上,韩向杰此前从未以战略核潜艇指挥官的身份下达过这道命令。

 今天也算是生涯头一遭。

 随着他的指令下达,长征9号高高耸起的龟背上,从前向后第四排左侧的原型桶盖向侧面掀开,如同缓缓打开的地狱之门,露出下面一层浅绿色的压力盖板。

 所幸,这一次要做的不是发射导弹。

 “升起天线!”

 当下达这道命令的时候,韩向杰甚至感觉到了几分怪异。

 尽管技术发展已经把战争拖入了信息化时代,但由于海水对于无线电信号的强力阻隔,潜艇这一单位仍然保留着单打独斗的作战习惯。

 在某种程度上,相比于六十年前,现代潜艇的最大进步既不是主被动声呐也不是制导鱼雷,而是能够维持长时间高速潜航的核反应堆。

 如果是一艘常规潜艇,那么其根本的作战策略与二战并没有什么不同。

 这样的特征造就了潜艇部队谨慎到有些过分,以及惯于独立做出判断的行事风格。

 而现在,他竟然要在自己的潜艇上升起一座巨大的天线阵列,用于接受数百公里以外驱逐舰发射出的信号。

 对于任何一位潜艇指挥官来说,都是绝无仅有的新奇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