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1320章 地球OL的平衡机制(第2页)

 说完之后,或许是觉得这么轻易下判断很容易被打脸,所以又找补了一句:

 “当然也不排除以后有什么更新颖的发电形式,或者单纯的汽轮机技术和电能管理技术进化到一定水平,让你这个想法能变成现实……”

 正当二人聊完这个话题的时候,艇内通讯器中再次响起了一个略显陌生的声音:

 “报告,雷达启动成功,正在捕捉发射端信号,准备搜索目标……”

 韩向杰这才意识到,说话的人是正在导弹舱负责操作雷达的技术人员薛世俊,只不过刻意压低了嗓音。

 声呐之类的反潜探测设备当然不像是电影里演的那样,能够神奇到可以听见潜艇里面人的说话和脚步声。

 实际人声的频率并不利于远距离传播,哪怕大喊大叫也问题不大。

 只是刚刚上艇的外行人很容易受到文学作品的影响,做出一些不必要的小心行为。

 韩向杰纠正过两次无果之后,也就没了继续尝试的打算,只是带着范朝晖一起,快步来到电子海图桌前。

 就在这几秒钟的功夫,雷达已经捕捉到了一个目标。

 屏幕上则迅速显示出了对方的基本信息:

 距离本艇大约175公里,速度750km/h、航向220、高度1

6200米……

 说实话,看见前面几个数字的时候,韩向杰的内心甚至咯噔了一下,险些触发潜艇指挥官的本能反应——

 这些数据,实在太像是一架美国海军的s3舰载反潜巡逻机了。

 尽管由于体量问题,性能不如p3c等常见的陆基型号,但对于一艘浮在海面上的潜艇而言,任何航空反潜装备都属于天敌一般的存在。

 直到看见飞行高度参数之后,他才稍微松了口气。

 没有什么反潜机会飞到这种离谱的高度。

 果然,电子海图上的信息很快刷新,增加了目标型号一栏。

 识别为b52轰炸机。

 “要来了!”

 范朝晖已经离开潜艇二十来年,自然不知道韩向杰刚才复杂的内心活动,只是双眼猛地亮起精光,上半身前倾,整个人恨不得趴在海图桌上。

 后者这些年大风大浪见得更多,又是全艇的最高指挥官,虽然心里也很兴奋,但面子上还是表现的沉着一些。

 只是缓步绕到海图桌另一边,装出一副纵览全局的样子。

 其实注意力也早就盯在了那个正在快速靠近自己的目标点上。

 一架飞机。

 电子海图上竟然出现了一架飞机。

 有那么一瞬间,韩向杰甚至感觉到了几分不真实感。

 反潜机对于潜艇的单方面压制,很大程度上源于潜艇没有可靠的对空观测手段。

 等到搜索潜望镜看见飞机的时候,那做什么都已经晚了。

 但今天,他却在95海里外提前看到了一架正在接近的大型飞机。

 “如果那真是一架反潜机的话……”

 韩向杰的大脑不由自主地开始飞速运转。

 这个发现距离,意味着他有至少15分钟提前做出反应,比如下潜到最大深度,或者降低一些轮机功率以减小目标特征。